1 / 39
文档名称:

伤寒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上传人:qujim2013 2014/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预防与控制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国华
2014年4月18日太原
伤寒概述
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疾病负担较重。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
潜伏期为5~21天,平均10~14天。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可分为4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头痛咽痛腹痛与咳嗽等。体温在数日内达40℃左右。
2、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
3、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
4、恢复期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目前,由于大量抗菌素的应用,伤寒的典型病程已很少见。
严重的并发症
伤寒的并发症几乎可能影响任何器官或系统,其主要并发症有:
肠出血(%~15%);
肠穿孔(%~4%);
中毒性心肌炎(%~5%);
中毒性肝炎(%~60%);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
严重的并发症
除上述并发症外,还可见到大脑功能障碍、脑膜炎、精神病、肺部感染、骨髓炎、关节炎、脊髓炎、胆囊积脓、溶血性贫血、DIC等。

伤寒的病死率是1%~4%,5岁以下儿童的病死率是大龄儿童的10倍。在未治疗的病例中,病死率高达10%~20%。
伤寒概述
伤寒杆菌是一种高致病性、高侵袭性肠道菌,可因水源或食物的污染引起暴发流行。
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和青壮年较多。
伤寒杆菌抗原
伤寒概述
伤寒概述
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O”及“H”抗原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
“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
2010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4041例,死亡3人
2011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1798例,死亡1人
我国伤寒/副伤寒疫情概况
1991年~2011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发病情况趋势图
我国伤寒/副伤寒疫情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