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一篇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篇观后感.doc

上传人:dyx110 2020/5/2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篇观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篇观后感陆丽琴今天,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徒步去市中心参观科普展。走这么远的路(其实也不远,5里路而已,只是孩子们不经常徒步,所以就觉得远了),用这么长的时间(整个活动半天),我们学校还是头一次。我伴随他们亲历了这头一次,正是感慨多多啊。现讲述几件,与君共思。镜头一:“能不能不看”晨会课上,当班主任老师宣布“下午不上课,去看科普图片展”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欢呼雀跃,差点奔相走告。在激动声中,只听得老师班主任老师继续说:“看完后,我希望每个同学写一篇观后感,学校将举行……”话没说完,同学们马上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个个像霜打的茄子:“啊?还要写作文啊!”“老师,能不能不写?我们认真看就是了!”“是啊,是啊,能不能不写。”一脸哀求相。“不行,学校要举行征文比赛的,怎么能不写!”从老师的语气中,同学们明白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哎,倒霉!那我们能不能不看,就在学校上课?”“也不行,学校组织的活动怎么能不参加?再说这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哎,好吧!真没劲!”声音是那么无奈。后感:对于****惯于天天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们来说,出去参观科普展,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可以不坐板凳了,可以不读书了,更高兴的是可以不写作业了!难怪一听老师宣布这一好消息时,同学们欣喜若狂。可一听说要写作文时,马上头大脑痛,连连讨价还价,可结果还是无济于事。站在学生的立场,觉得我们的老师的确有些“残忍”。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可却还要加上作文这一紧箍咒,真扫兴!(回头想想,不管什么活动,只要参加,我们就要孩子们写日记或作文。难怪现在高年级的孩子们只要听说参观或比赛,第一反应就是“又要写作文了!”)也许我们是出于让孩子们认真参加,亲自体验,才出此下策;也许我们为了让孩子及时记录他们的多彩生活,顺便提高写作水平,才用心良苦;也许学校也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使活动落实到实处,才拿出征文法宝……可现在看看,在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孩子们能投入地看,认真地写吗?如果这次活动什么也不要求,让孩子们尽情地看,洒脱地玩,那该多好啊!或换一种方法,先不提写作的事,等参观结束后,老师再让孩子们畅谈感想,等心中有话要急于倾吐时,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两全其美之计,何乐而不为呢!镜头二:“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下午正式排队出发时,早上的不快早已灰飞湮灭,他们高兴得有如出笼的小鸟。从学校到目的地,照我们大人的行走速度,大约是三十多分钟的时间。但对于集体行走的孩子们来说,可说不准了。一路上,他们边走边看边说。按理说,这段路,对于就生活在这小城市里的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可这一路上,我还是常常听到他们发现“新大陆”的欢呼声。当看到岸边的垂柳又吐新芽,小草破土而出冒出嫩绿时,孩子们拍手欢呼“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当看到一只扎着两小辫的哈巴狗躲在墙角向我们窥视时,他们又大呼小叫“快来看啊,多有趣的小狗!”;当看到围墙内探出头的蜡梅与路边怒放的迎春花交相辉映时,他们更是诗性大发“垂柳与小草齐长,蜡梅与迎春共舞。”……最后,他们一致惊叹——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后感:我没想到,平时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物今天为何变得这么新鲜,这么有吸引力?难道他们每天经过此路时没有发现小草已发芽,垂柳已吐绿?没有发现迎春已开,而蜡梅还没有凋谢?没有发现过比扎着小辫更有趣的小动物?不会吧。那么,以前是什么蒙蔽了他们的慧眼,催熟了他们的童心?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