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doc.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doc.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3/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 2009-2013 年) 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为切实保障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 2009-2013 年。一、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奶业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政策支持, 实施优势产业布局,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一)奶牛存栏快速增加,奶类总产量大幅增长。 200 8 年,全国奶牛存栏达到 万头,是 2000 年的 倍;奶类产量 万吨,是 2000 年的 倍。我国奶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奶类生产大国。(二) 奶牛生产区域化进程加快,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 2008 年, 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 13 个优势省(区、市) 奶牛存栏占全国 % ,与 2000 年基本持平;牛奶产量占全国 %,比 2000 年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同时, 优势区域内部布局也进一步优化, 涌现了一大批奶牛养殖大县。(三)奶牛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2008 年, 全国存栏 20 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 36% ,比 2003 年提高了 9 个百分点; 奶牛单产水平达到 4800 公斤,比 2000 年提高了 40% 。挤奶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8 年底达到 66% 。(四) 乳制品加工业飞速发展,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2008 年, 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达到 791 家,比 2000 年增加 414 家;实现工业产值 亿元,是 2000 年的 8 倍;前 10 家大型骨干企业乳制品工业产值占全行业的 % 。(五)乳制品产量持续增加,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200 8 年,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 万吨,其中液态乳产量 万吨,分别是 2000 年的 倍和 倍。目前, 市场上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酸乳、乳粉、干酪、奶油、炼乳等产品种类齐全,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六) 乳品消费同步增长,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 公斤,比 2000 年增 3 长 % ;农村居民人均 公斤,为 2000 年的 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金额比 2000 年增长了 倍。但是, 我国奶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养殖方式落后。小规模散养户仍是生鲜乳生产的主体, 专用饲草饲料缺乏, 饲养方式粗放, 高产奶牛比例不高, 单产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成母牛平均单产不足 5吨。二是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依然薄弱。生鲜乳收购站点数量多,条件参差不齐,开办主体复杂,监管难度大; 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监管力量不足。三是乳制品市场秩序不规范。一些乳制品企业缺乏稳定的奶源基地, 淡季压价、旺季争抢奶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乳制品企业为抢市场打价格战和广告战, 炒作概念, 不落实复原乳标识制度, 误导消费者。四是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奶农组织化程度低,乳制品企业单方面决定生鲜乳价格, 奶农利益难以保证。五是消费市场培育滞后。科学消费的观念和****惯尚未形成, 乳品消费市场培育滞后于奶业发展。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与婴幼儿乳粉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叠加,交互影响,使得 2008 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乳品消费萎缩,乳粉进口大幅增加, 出口下降, 乳制品企业经营困难, 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行, 奶牛养殖亏损严重,奶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前, 我国奶业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向整体优化、全面提高 4 产业素质转变的关键时期,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消费市场看, 城镇居民的人均乳品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农村居民的人均乳品消费量只有城镇居民的 1/5 , 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和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乳品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巨大。从资源条件看, 奶牛存栏已突破 1200 万头, 还有 1000 多万头牦牛、 200 0 多万头水牛和 500 多万只奶山羊资源可供开发, 农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饲草产业稳步发展, 牧区生态逐步恢复,近7 亿吨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还有 40% 左右的利用空间,奶业发展相关资源还有较大的开拓潜力。从政策环境看,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