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风险管理案例.doc.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险管理案例.doc.doc

上传人:crh53719 2016/3/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险管理案例.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八大风险管理案例近年来我们看到, 国际上多家跨国公司因风险管理不善及欺诈事件而引致严重亏损或倒闭, 同时我们也看到, 企业及监管机构都在推行改革, 希望能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在此我想通过审视安然公司、八百伴公司、世通公司、百富勤公司、巴林银行和中国的 3 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等 8 个案例的事件发生经过, 了解引致公司倒闭或严重损失的内控缺陷, 从而总结一下应该从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案例 1 :美国安然公司( Enron )为什么会出事儿在 2002 年, 安然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之一, 当年的营业收入超过 1, 000 亿美元,雇佣员工 2 万人,是美国《财富 500 强》中的第七大企业。但就在 2001 年末, 安然宣布第三季度录得 亿美元的亏损, 美国证监会进行调查, 发现安然以表外(投资合伙)形式,隐瞒了 5 亿美元的债务,亦发现该公司在 1997 年以来虚报利润 亿美元。在此同时,安然的股价暴跌,由 2001 年初时的 80 美元跌至 80 美分。同年 12 月, 安然申请破产保护令,但在之前 10 个月内,公司却因为股票价格超过预期目标而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放了 亿美元的红利。安然事件发生后,在对其分析调查时发观:安然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均采取不干预(“ hands — off ”) 监控模式, 没有对安然的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 包括没有查问他们所采用“投资合伙”的创新的会计方法。事件发生之后, 部分董事表示不太了解安然的财务状况,也不太了解他们的期货及期权的业务。由于安然重视短期的业绩指标,管理层的薪酬亦与股票表现挂钩,这诱发了管理层利用创新的会计方法和做假, 以赢取丰厚的奖金和红利。虽然安然引用了非常先进的风险量化方法监控期货风险, 但是营运风险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管理高层常常藐视或推翻公司制定的内控制度。这是最终导致安然倒闭的重要因素。案例 2 :美国世通公司( )为什么会倒闭世通是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事发前他在美国《财富 500 强》中排名前 l00 位。然而就在 2002 年, 世通被发现利用把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方法,在 1998 年至 2002 年期间,虚报利润 110 亿美元。事发之后, 世通的股价从最高的 96 美元暴跌至 90 美分。世通于 2002 年末申请破产保护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个案,该公司于 2003 年末完成重组。世通的 4 名主管(包括公司的 CEO 和 CFO )承认串谋讹诈,被联邦法院刑事起诉。 2 这是美国最大的个案,美国证监会和法院在调中发现:世通的董事会持续赋予公司的 CEO ( Bernard Ebbers )绝对的权力,让他一人独揽大权,而 Ebbers 却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领导世通。美国证监会的调查报告指出: 世通并非制衡机制薄弱, 而是完全没有制衡机制。世通的董事会并没有负起监督管理层的责任, 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仅花 3-5 小时, 会议记录草草了事, 每年只审阅内审部门的最终审计报告或报告摘要, 多年来从未对内审的工作计划提出过任何修改建议。由于世通为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提供的丰厚薪酬和奖金,远多于他们对公司的贡献, 这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的小圈子。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世通倒闭。案例 3: 200 年的英国巴林银行( Barings Bank )为何破产巴林银行在 90 年代前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有超过 200 年的历史。 1992~1994 年期间,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里森( Nick Lesson )从事日本大阪及新加坡交易所之间的日经指数期货套期对冲和债券买卖活动,累积亏损超过 10 亿美元, 导致巴林银行于 1995 年2 月破产,最终被荷兰 ING 收购。调查中发现:巴林银行的高层对里森在新加坡的业务并不了解,在事发 3 年内居然无人看出里森的问题。其实, 巴林银行 1994 年就已经发现里森在账上有 5, 000 多万英镑的差额,并对此进行了几次调查,但都被里森以非常轻易的解释蒙骗过去。造成巴林银行灾难性厄运的原因是,巴林银行缺乏职责划分的机制,里森身兼巴林新加坡分行的交易员和结算员, 这使他有机会伪造存款和其他文件, 把期货交易带来的损失瞒天过海,最终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另外一个致命问题是,巴林银行的高层对财务报告不重视。巴林银行董事长 Peter Barings 曾在 1994 年说: 若以为审视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可以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 那真是幼稚无知。但如果有人在 1995 年2 月之前,认真看一下巴林银行任何一天的资产负债表, 里面都有明显记录, 可以看出里森的问题。遗憾的是, 巴林银行高层对财务报表的不重视,使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新加坡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