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十二五计划(2)-第二产业.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二五计划(2)-第二产业.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二五计划(2)-第二产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工业篇)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 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一节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 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冶金和建材行业要立足国内需求, 严格控制总量扩张, 优化品种结构, 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 加快化肥原料调整, 推动油品质量升级。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包装行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电子信息行业要提高研发水平, 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 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第二节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 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优化原油加工能力布局,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依托国家重点工程,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第三节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 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信息化改造升级, 推行先进质量管理, 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第四节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配套政策, 消除制度障碍,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 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自主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 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第五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强化质量诚信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 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环境, 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 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 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第一节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