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doc

上传人:fyyouxi23 2020/5/24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融合通信系统1设计规及标准设备及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标准:《CCITT七号信令技术规程》《(ISUP)》《》《一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ITU-》《ITU-》《邮电部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YDN065-1997《邮电部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及附件(GF002-、)》GB/T3377-82《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式》GB/T3378-82《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式》GB/T3379-82《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式》GB/T3380-92《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GF002-《》GBGF001-9001《》YD/T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法》-83《通讯网自动编号》-83《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式》GB3376-82《自动交换网带单脉冲线路信号式》GB3378-82《自动交换网的用户线信号式》GB3971-83《自动交换网间数字型线路信号式》GB3380-82《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以下简称“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要求满足现代化通信的需求,采用工业级专业化融合通信技术,支持SIP协议。系统支持音视频融合通信、广播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平台,,支持切换主板或电源时通话不会中断。系统应支持模拟分机和SIP分机的融合,不接受单纯SIP分机的系统,系统需支持全通道录音功能,录音文件时应大于3万小时以上并支持循环存储,不接受外挂录音盒和工控机录音式。为了便于系统维护,所有硬件应支持带电拔插。,主要分公共部分和终端部分。公共部分主要为融合通信系统主机、配线系统、接入电缆、安全栅、维护终端等;终端部分主要为各类型机、专用通信线缆等组成。3总体要求要求系统实现:集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广播通讯的高度融合通信,采用可视化管理平台。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设较完善的融合通信系统,实现模拟与SIP与无线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满足语音、数字、图像等综合业务通信需求,满足未来通信扩建的需求,同时能够与公用网联网,运行稳定、可靠。(1)在机房部署核心程控交换机主机,实现双主机板热备份功能;双电源板热备份功能;置硬盘版全通道录音系统,实现实时全通道录音功能;(2)部署一台多口的网络交换机,提供调度机房部署设备的网络接口,调度、广播、无线、视频监控公用。(3)机房部署一台维护终端工作站,对融合通信系统里的所有通信参数和话务进行监测及维护。,融合通信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必须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支持SIP协议的IP程控交换机,系统必须支持普通,传真,IP,可视等.(3)系统需具备强插、强拆、转接、代接、热线、对讲、组播、广播、会议、监听、禁话、夜服、录音等功能,满足现代化融合通信的基本功能要求。(4)系统除具备标准通信功能外,须支持扩播系统的接入;支持无线对讲通讯系统接入,并能对有线无线进行统一管理,在管理终端形成一个集成统一的现场通信管理平台。(5)系统支持与监控系统对接,实现音视频二合一功能,可对监控图像点位进行实时查看,实现语音与现场图像的结合。(6)系统支持与上下级程控交换机、集团和公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支持FXO中继、PCM数字中继(PRI/)、IP中继的接入。(7)系统须支持实时双主机板热备及双电源备。不接受单冗余热备式,需详细说明热备原理。(8)系统须支持集团化组网,多级组网,多级调度管理,支持中继汇接功能。(9)只要有网络的地,就能部署语音终端,完全突破地域的限制,使融合通信系统可以真正做到集中式管理,分布式组网。系统的部署完全脱离地域的概念,只要能够连入一个IP网络,用户线既可以集中式部署,也可以分布式部署。(10)系统应提供网管平台,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调试应可以通过网络完成。(1)系统支持用户模块化扩容操作。(2)系统支持用户录音数:全用户录音,录音存储容量保证30000小时以上。(3)系统需高度融合,不接受分立式连接组合。、同轴电缆、光纤、IP网络等接口进行连接。系统须配有维护终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