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世纪瘟疫——艾滋病”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纪瘟疫——艾滋病”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5/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纪瘟疫——艾滋病”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世纪瘟疫——艾滋病”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播放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同时介绍彭***是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2012年艾滋病反歧视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主角之一,短片主题曲《爱你人》也是由她演唱。短片中11岁艾滋病感染者高俊,因父母感染艾滋病去世而成为孤儿,他一直称彭***为“彭妈妈”。师:艾滋病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一种传染病。HIV直接攻击与杀伤人体内免疫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许多病原体便乘虚而入,使人呼吸道、消化道与神经系统等造成感染。艾滋病死亡率极高,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研制出可用于预防疫苗。(二)艾滋病社会现状师:人们谈艾色变,不仅在于它是不治之症,还在于它惊人传播速度。现在社会上一些媒体侧重于艾滋病传播速度与危害等宣传,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现象。出示问卷调查: ,你认为该如何对待他? 学生:隔离;消灭;关心;关爱(极少)。 ,你认为该如何对待他? 学生:不允许他来上学或让他自己转学;不再与之来往。 ,你该如何对待他? 学生:害怕;疏远;鄙视;内心戒备;关心;帮助;理解(非常多)。 ? 学生:没想过;不想活了(少数)。从学生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对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充满歧视。实际上,许多人也存在这种心理疾病,即谈艾色变、恐艾症,像2012年8月21日报道北京出租车“艾滋针”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三)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辩论, 学生有如下观点:(1)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甚至处以极刑,属严重歧视。(2)对艾滋病患者漠不关心,不关爱,不歧视。(3)对艾滋病患者同情、关心与帮助,持关爱态度。师(小结):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从精神与物质上安慰与帮助艾滋病患者,毕竟关心他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温家宝、陈竺、彭***、张文康、濮存昕等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都对艾滋病患者给予莫大帮助与安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四)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教育处方师: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与病毒携带者血液、精液、唾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HIV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即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师:其中,血液传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输入含有HIV血液制品后,95%以上人会受到感染;(2)采血、贮血器材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若被HIV阳性血液污染了针头或用具,就会给供、受血者都造成感染;(3)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师: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期,全国93%县区均有感染者或病人。虽然艾滋病十分可怕,但是我们是完全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教育处方为:(1)遵守法律法规,洁身自爱,反对不道德性行为;(2)远离毒品,不以任何方式吸毒;(3)不使用未经检验血液与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输血;(4)不与别人共用牙刷、剃须刀;(5)不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文眉等器械。(五)共同心愿师:希望全社会人共同关爱与帮助艾滋病患者,也希望科学家与医学工作者能像攻克“天花”一样来攻克艾滋病。二、反思与剖析在生物学教科书中,有关艾滋病科学知识涉及较少,但是学生与艾滋病距离并不遥远,所以我特地设计了本课教学。课中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