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盾构机过海方案2004-07-04.doc

格式:doc   大小:3,65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盾构机过海方案2004-07-04.doc

上传人:liangwei2201 2020/5/25 文件大小:3.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盾构机过海方案2004-07-0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学城专线【仑头~大学城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盾构过仑头海、官洲河施工方案编制复核批准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广州地铁项目经理部二○○四年五月盾构过仑头海、+~YDK18+()为盾构法区间隧道,其中YDK17+~YDK17+()为官洲站,,。区间包括7个联络通道、两个废水泵房。设竖曲线4个,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最小平面曲线半径800m,~。线路位于广州城市中心区东南侧,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的珠江水网带北缘,地形略有起伏,为河流和低丘地带。区间隧道两次过山,两次过河,两次过村,一次过站。见图-1仑大盾构区间过海过河平面示意图。、+790~YDK17+360,全长570m,,,,河床平缓,。线路位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曲线半径800m。竖曲线半径5000m。+100~YDK18+,,,,,。线路位于直线段,竖曲线半径5000m。、、补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区地质构造为华南州褶皱系湘桂粤褶皱带粤中拗陷增城--台山隆断束的东莞盆地西端,构造格架由近东西向的白垩系红层组成的珠江向斜褶皱南翼及上元古界震旦系变质岩东西向片麻岩理褶皱组成,并被北西向北亭断裂,化龙所切割,广三断层在本区间穿过,里程约为YDK16+260,破碎带宽4~6m,其直接影响带约150m。受广三断层的影响,在里程SCK17+276的钻孔中有碎裂岩存在,为广三断裂的次一级断裂-仑头海断裂,其位于右线仑头海南岸附近(YDK17+160~YDK180)。详见图-2仑头海地质环境及施工分析、表-1区间隧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A:YDK16+790~YDK16+840(50m)区间隧道主要穿过<7Z>强风化混合岩地层,洞顶覆盖层依次为<7Z>强风化混合岩、<6Z>全风化混合岩、<5Z-2>砂质粘土、<3-2>砾砂层、〈2-3〉中粗砂层、<2-1A>淤泥层。其中<3-2>砾砂层最大厚度达8m,。水深0~,隧道洞顶埋深18~15。B:YDK16+840~YDK16+900(60m)区间隧道主要穿过<8Z>中风化混合岩、<9Z>微风化混合岩地层,洞顶覆盖层依次为<7Z>强风化混合岩、<3-2>砾砂层、<2-1B>淤泥质土、<2-3>中粗砂层。其中YDK16+850处〈6Z〉,〈7Z〉,〈9Z〉地层厚度为2m。~,隧道洞顶埋深18~15。C:YDK16+900~YDK17+080(180m)区间隧道主要穿过<8Z>中风化混合岩、<9Z>微风化混合岩地层,<8Z>地层起伏较大,洞顶覆盖大部分缺〈5Z-1〉、〈5Z-2〉地层,依次为<8Z>中风化混合岩、<7Z>强风化混合岩、<3-2>砾砂层、<2-1B>淤泥质土、<2-3>中粗砂层、〈2-2〉淤泥质粉细砂层、〈2-1A〉淤泥层。隧道中有<7Z>地层出露,厚度约2m-7m。水深6~,隧道洞顶埋深18~15。D:YDK17+080~YDK17+360(280m)区间隧道主要穿<7Z>强风化混合岩、<8Z>中风化混合岩、<9Z>微风化混合岩复合地层,洞顶覆盖层大部分<7Z>强风化混合岩、<6Z>全风化混合岩层,但洞顶<7Z>、<7Z>厚度很薄且极不均匀,最薄处约为30cm,上覆层依次为<3-2>砾砂层、<2-1B>淤泥质土、<2-3>中粗砂层、〈2-2〉淤泥质粉细砂层、〈2-1A〉淤泥层。水深0~,隧道洞顶埋深18~15。左线:左线工程地质与右线差别不大,但在ZDK17+210~ZDK17+230段洞顶切穿<3-2>砾砂层,长度约20m。<3-2>地层以上依次为<2-1B>淤泥质土、<2-3>中粗砂层、〈2-2〉淤泥质粉细砂层、〈2-1A〉淤泥层。,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6Z>、<7Z>、<8Z>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