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精)国道209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4标.doc

格式:doc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国道209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4标.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国道209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4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道 209 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投标文件 54 六、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情况综述一、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气象情况 ,本次投标范围为国道 209 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工程HQLJ-4 标段,全长 ,包括路基处理、路基防护、路基路面排水、桥梁、涵洞等工程。本项目是国道 209 线内蒙古段(呼和浩特- 和林格尔- 清水河- 偏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和林格尔县,终于清水河县。是清水河-和林格尔-呼和浩特之间的主要通道,承担着清水河-和林格尔、清水河-呼和浩特的主要交通量。该段公路的建设是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干线公路网规划;促进路网合理布局、改善行车条件,减少交通事故的需要;是呼和浩特特别是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终点在清水河县城关镇西南部, 向北接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一级公路,向南接国道 209 线清水河至偏关一级一幅公路,进而可通往山西、陕西等地, 在和林格尔县境内与规划准兴运煤高速公路、省道 210 线和林至杀虎口公路、和林至托县公路相接;清水河县境内与 G109 线、王桂窑至喇嘛湾公路相接,并可连接省道 S102 、S103 ,形成完整的公路网。 ,本标段⑴横断面设计 K87+100-K91+000 段设计速度采用 80 公里/ 小时,路基宽度 米; K91+000-K96+000 段设计速度采用 60 公里/ 小时,路基宽度 23 米。新建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 1/100 ,整体式路基的大、中、小桥段面与路基断面形式对应,分离式路基的大、中、小桥段面宽度为 12 米,涵洞与路基同宽,完全利用桥涵维持原设计标准。国道 209 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投标文件 55 ⑵路基结构土路肩,硬路肩,路拱横坡均为 % 。路堤边坡由上至下每隔 8m 设置 2m 宽、外倾 2%的边坡平台,填方边坡坡率由上至下 0~ 采用 1: , ~ 采用 1: , 以下采用 1: ;凡挖方路段坡脚设置 2m 宽、内倾 2% 的碎落台, 挖深大于 6m时,路堑边坡由下至上每隔 6m设置 2m宽、内倾 2%的边坡平台;土质、强风化破碎石边坡采用 1:1,弱风化、完整岩石边坡采用 1: ,利用旧路一侧加宽路段维持旧路一侧边坡原状;经过村、镇路段及挖深大于 的路段采用矩形边沟,其余挖深小于 的路段均采用浅碟形边沟。⑶桥梁工程: k88+860 王桂窑大桥全桥两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 0号桥台采用肋板式,9号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K90+244 元子湾大桥全桥一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肋式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K95+049 前井沟中桥全桥一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肋式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K87+ 7 清水河新区分离立交桥,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 墩台采用桩基础。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本标段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山坡较陡,切割比较严重, V字型、 U字型沟谷发育, 多呈树枝状和放射状的展布,由下古界灰岩和太古界的花岗岩组成,山丘中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2)地层岩性路线所经区域地层岩性主要有: a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 Q4al+pl ):主要分布于沿线河床、河漫滩及阶地之上,沟谷底部等,岩性为杂色沙砾土及砂性土,以沙砾土、乱石土为主,次为砂性土,褐黄色、棕红色,松散状~中密状。风积层( Q4eol ):岩性为浅黄色砂,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砂粒在 5 毫米左右,磨圆状,分布于土沟子村附近。 b第四系上更新统( Q 3 al+eol ) 国道 209 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投标文件 56 岩性主要为浅黄色黄土,分布较广,沿线大部分出露,多分布于山坡上,具水平层里和柱状节理,偶夹砂粒层,为冲积~风积型黄土。分布于和林格尔县境内。 c第三系上新统( N2) 岩性由砖红色泥岩夹钙质结核层组成,钙质结核层呈黄褐色,一般厚 ~ 米,钙质结合层分布不稳定,分布于大红城、浑河两岸。 d白垩系下统( K 1 2~K 1 1) (K 1 2):岩性主要由灰黄色、灰白色砂岩和紫色砂质泥岩组成。(K 1 1):岩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