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型题号一二三四五题型填空单选简答论述分析题题量(个) 10 15521 分值/ (空)小题 116 15 15 合计(满分 100 ) 10 15 30 30 15 2010-2011 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 、从历史和阶级的角度分析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阶级的: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革命要求, 就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无论是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历史呼唤的阶段, 政党登上舞台来领导中国革命, 这将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落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历史的: 中国工农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3 、太平天天国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强烈的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是中天国起义建立了< 天朝田亩制度>, 满足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3) 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 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局限: (1) 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削弱了太平天天国的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理论思想, 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3) 太平天天国的领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4 、洋务运动的评价历史作用: (1) 洋务新政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 洋务运动期间开办新式学堂派出留学学生, 学习西学,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3) 在洋务运动期间,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开始变化, 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有利于资本经济的发展. 局限: (1)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手段, 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 是不现实的. (2)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新式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 不讲经营效益, 企业内部腐败. 5 、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意义: (1)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 要求通过变法, 使中国富强.(2)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主张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3)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知识, 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局限: (1) 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 维新派自身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制度,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清末新政的内容与评价内容: 设立商部, 学部, 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裁撤绿营, 建立新军, 颁布商法商律, 奖励工商,鼓励留学, 颁布新的学制, 并下令从 1906 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并在 1906 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并与 1908 年颁布了< 钦定宪法大纲>, 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事先君主立宪的方案, 但又规定了 9 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评价( 此处书上少): 预备立宪没有能挽救清王朝, 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加重了危机, 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7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