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扬尘治理控制方案一、 目标: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满足相关法律及其它要求,特制定本方案。要求各施工队按此认真执行,具备防尘、除尘设施和措施,达到环境管理的要求。二、 指标:现场目测1米以上无扬尘,工程南侧的施工道路已硬化,硬化率达到100%o三、 施工扬尘的管理措施(--)松散材料扬尘的管理措施种类:土方、石子、陶粒、百灰、水泥、石渣等1、 水泥必须设置水泥仓库,下面用木方铺防水卷材或塑料布垫起30cm,卸货时严浸抛散;或者使用密闭水泥罐。2、 砂子、石子等松散材料在现场必须用塑料布或帆布进行覆盖,随用随清,卸货时严禁抛散。3、 回填土施工时,拌合白灰与回填土时、禁止抛散,以免产生扬尘。4、 施工现场松散材料堆放处及时清理,以减少扬尘。5、 根据实际进度确定松散材料进场时间,不得进场过早。6、 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禁止产生扬尘作业。(-)搅拌站降尘管理措施1、搅拌机进场前,用轻质类心板做好密闭式搅拌机作业棚,并安装好喷雾水龙头,进行定时空中降尘。2、 搅拌站内及四周操作面、道路,派专人经常洒水湿润,防止扬尘。3、 使用袋装水泥,轻拾轻放,严禁摔扔,撞击地面,引起水泥扬尘,水泥使用时拆口,不得用铁锹铲破包装袋造成浪费及扬尘。4、 向搅拌机加入水泥将水泥搬到料斗旁,将拆开的袋口朝下慢慢倒入,不得过高的倒水泥,也不得用铁锹向搅拌机内加水泥,水泥袋要及时整理回收。5、 向搅拌机倒入粉装外加剂,先提前将外加剂称量好,装入塑料袋中,再慢慢倒入。6、 搅拌站内不得存放多余的水泥,砂子,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剩余材料及时入库或归堆。(三)施工过程中降尘管理措施1、 施工现场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派专人负责洒水、清扫。2、 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必须用袋装好,然后用升降机运至楼下垃圾点,不得从楼上或升降机内直接向楼下抛洒。3、 四级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产生扬尘的作业施工。4、 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的回填土禁止抛洒,以免产生扬尘。5、 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运土方、渣土及散粒材料时必须使用防尘专用车辆,以防沿途遗洒扬尘。6、 楼内清理时,提前一天降楼内地面洒水湿润,尽量减少浮灰飞扬,避免污染空气,也便于清扫。7、 搅拌佐或砂浆时,搅拌棚外不得堆放过多水泥,粉煤灰等,搅拌完毕,搅拌站不得剩余水泥等其他材料、水泥袋绑好后及时回收。8、 搅拌完毕后,砂石料池重新堆放后覆盖,道路洒水清扫。9、 预拌磔的罐车使用完,冲洗干净,不要将杂物遗洒到道路上。10、 建筑垃圾装运时、如果太干,提前洒水湿润后再装车,以减少灰尘污染环境。11、 屋面焦渣运输前用水冲洗,减少运输时煤灰飞扬,污染环境。12、 其他冬季使用的聚苯板、保温板等容易碎的材料,要及时清理,避免产生扬尘。13、 对装修中保护材料如塑钢门窗保护膜、陶粒砌块、加气佐砌块等,要及时清理,并派专人负责管理。14、 与劳务、物资供方签订环保协议,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处罚。(四) 现场道路硬化管理措施1、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材料堆放区采用混凝土硬化,混凝土路面厚度250mm,强度等级C30。2、 基坑南侧通行道路,采用混凝土将其临时硬化,混凝土路面厚度200mm,强度等级C20。3、 施工现场主出入口设置水池,以免泥土带入或带出现场。(五) 现场打围措施1、施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