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王一鸣主讲人:王一鸣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五中全会是第一个百年目标最后的冲刺, 我们要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 今天围绕着这个话题讲一些五中全会相关的内容。五中全会的核心是审议、建议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对建议有一系列重要的指示, 其中他说十三五规划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五年规划, 所以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要编制出一个耳目一新、实用管用的规划,这八个字也是制定建议的一个指导性原则。这个建议基本的架构有八个部分, 它可以归结为三个版块, 第一个版块就是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 这是总论, 它主要阐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和指导思想以及“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发展的基本理念。第二版块是分论, 分别从五个发展理念展开,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从这五个理念来谋篇布局, 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个版块是第八部分和结语, 阐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为方便大家记忆,我将其概括为“ 1+5+50 ”。“1”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今后五年的一个总的目标, 也是建议的一条主线, 就是今后五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个目标。“5”就是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建议的灵魂,建议都是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展开的。“ 50”就是这个建议文本里面有一系列战略、工程、计划、行动和制度安排,一共大约有 50 项。我给大家介绍三个话题, 第一就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背景, 即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是我们制定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第二就是讲上面所提到的这个“1”, 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就是讲这个“5”, 即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推进发展, “ 50”是隐含在“5”中间的。我们先来讲一讲制定“十三五”计划的背景。十三五规划时期为 2016-2020 年,要认清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背景, 应立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 同时着眼于通过十三五规划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样才能对十三五规划推出的研究课题和可能达成的目标的背景有个清晰的认识。从国际经济形式来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区域都在努力调整,恢复增长, 区域分化趋势见长: 发达经济体逐步摆脱次债泥潭, 经济逐渐恢复, 特别是美国, 稳定增长的态势明显; 新兴经济体受发达经济体政策影响大, 受美国退出 QE 影响, 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回流美国,经济波动明显,回升势头弱。从国内经济形式来看, 当前中国仍然处于“三期叠加”时期, 经济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财政金融风险等问题依然突出, 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模式也有待形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经济增长还不能获得牢固和稳定的基础, 仍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十三五规划依然会侧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大自主创新, 发展新兴产业, 发掘新的增长动力, 塑造新的增长模式,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十三五规划的截止年是 2020 年, 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第一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规划,第一个百年是到 2021 年, “十三五”规划是到 2020 年,这五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的一个五年规划, 对能否顺利实现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使得十三五规划在约束目标上责任更加重大, 实行力度也会加大, 这给具体执行规划的地方会形成压力, 也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为完成约束目标采取过激手段, 影响到十三五规划完成的质量。这需要规划单位在编制时考虑到转型以及考核方式的改变带给地方可能的变数,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规划的应有之义。制定“十三五”首先要梳理一下过去, 就是“十二五”时期我们走到了哪一步。“十二五”时期也是我们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在此期间我们面临的内外环境都是复杂和严峻的。从国际上看, 世界经济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低增长、低通胀、多风险, 增长率比较低迷, 地缘政治事件频发, 我们经历过乌克兰、叙利亚、中东阿拉伯等事件的变局, 周边形势也不稳定,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再将视线转向国内, 我们进入发展新常态, 三期叠加的特征更趋明显, 所以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 改革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的“十二五”依然取得了一些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我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就是六个“第一”。首先就是我们的经济总量第一次突破了十万亿美元, 14 年达到了 万亿, 占全球的比重是 ,我们在世界经济上的分量和影响力都和以前不一样了。第二我们的服务业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我们是 12 年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 到了今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