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5/28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项目:关于中学生对《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看法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实地采访考察分析(主要针对学校与教师)调查小组:(king-queen—族)调查人员:张全兴、舒玉秀、黄倩、孙银银、张桥、罗玉婷调查地点:四川省仁寿县城高校(仁寿中学、铮强中学、仁寿一中)调查时间:2012年8月23日至2012年8月26日院系专业: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三班指导老师:史瑞洁一、调查背景:自2010年四川省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已经过了2年时间,各高校师生对此次的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个教育大县的仁寿来说,此次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有着他们自己的贡献。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对于我们在校的师范专业来说,我们对此次教育改革的情况知之换少,由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将来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而且将来的我们要从事教育行业,为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素质,对学生达到-•个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我们将来的教师对这些改革政策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国家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性质和方向问题,就是需要知道应该坚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从谁的利益出发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在提出这个问题不是无的放矢。在所谓“全球一体化”的呼声下,教育改革应坚持怎样的性质和方向,21世纪的教育到底如何改革,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现实中就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化”与“地球村”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多元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应是培养“世界性”人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就是提升教育中人的地位,发展人的主体性和使教育更好地为人服务。并由此提出“教育人本论”与“教育独立论”等教育改革理论。这实质上就是受全球化思潮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所形成的淡化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干预,倡导教育要同发达国家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改革主张。这种教育改革观无疑己涉及到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等根本问题,确有深入讨论的必要。我们承认现实中的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也确实有过更重视社会需要的方面,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个人需要的一面。个人的需要、价值、自由和个性等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到过冷遇和轻视。即便是今天,教育中也仍然存在着压抑人的个性,忽视人的主体性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事实,也正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克服和解决的重要方面。对于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具体问题,我们是要认真分析对待的,我们也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但我们决不应这样认识:我们只要坚持以个体为本位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照搬西方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就会从根本上解决。二、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第一: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作为一个人曰大县,我们人均接受教育的水平总体还不高,存在较多的文盲。九年级义务教育的水平还比较低,由于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也都还有待提高。第二: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水平差距过大,教育公平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中西部教育在教育发展水平、“两基”普及、师资力量、校舍建设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二是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二三是教育的群体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不同群体在教育上拥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想到不利的地位。第三: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模式仍然左右着教育。一考定终身,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实施。考试的选拔功能,使中国的教育不断增加难度,学****的内容越来越艰深,大多数学生感觉学****困难。学****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第四:行政化、官本位的色彩仍然较为浓厚,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行政级别的强化,大中小学缺乏真正的办学自主权,使教育决策缺乏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一些重大决策如名校办民校、独立学校、高校合并、大学城建设、京剧进校园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强势推进,在实践中产生了-•些消极的影响。第五:教育经费依然短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落实。中国汽代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一直在3%左右徘徊,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一•直没有突破3%o教育经费的短缺,加上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学前教育、农村教育相对薄弱。而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仁寿县来说,虽然有国家级重点中学(仁寿一中),但是在教育经费上也存在短缺,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此外,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合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严重不足,教学方法、内容、培养模式相对陈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