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oc.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oc.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3/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热点导读 1.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1 )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 3 年目标的基本实现, 不仅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国有企业改革也迈出了新的步伐, 为新世纪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到 2010 年,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 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 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2.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1 )世纪之交,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就必须不断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同国力和社会承受力相适应,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3. 十六大报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政策(1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按照十五大以来确立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对国有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能改制的就改制,能合资的就合资, 能拍卖的就拍卖,把国有经济集中到最有利于发挥其功能和功效的地方。(2 )进一步推进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3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促进政企分开,进一步增加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增值能力。(4 )继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5 )淡化对国有企业过多的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4. 对国有经济布局要实行战略性调整(1 )调整的必要性。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国有经济的战线已经明显收缩。二是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基础性领域和大型企业集中。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相比,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 突出表现在国有资本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并没有能够根本解决, 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 必须继续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调整,增强其竞争力和控制力。(2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工作: ①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实现其控制力不仅仅在于数量,更重要的在于素质和竞争力。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 更要通过股份制来实现。②从战略调整国有经济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技术进步为支撑, 突出重点, 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③要坚持“抓大放小”。遵循市场化道路, 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使有限的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集中, 从一般竞争领域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通过兼并, 联合重组等形式的组织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尤其是适应加入 WTO 的要求,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对于处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 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尽快转为民营。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这部分国有资产,而且能够改善治理结构, 增强竞争力。 2003 年1月1 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④国家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 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 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对一些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通过主动退出和积极调整, 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 )重要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