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课春天第一课时律动《嘀哩嘀哩》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创编动作,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提示下较准确的随乐段、乐句更换动作和按节奏做动作。 2 、培养幼儿在比较拥挤的空间状态下与同伴共享空间、亲密交流的能力。 3 、使幼儿体验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快乐。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行为习惯教育: 1 .教师与全体幼儿拉好圆圈坐在地板上,面对圆心, 教师指导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2 .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 )副歌前置学习动作,教幼儿随乐做出节奏型×× ×× × 教师用手指扮作黄鹂鸟,以游戏的方式教幼儿熟练的在自己和左边的伙伴腿上拍出节奏型×× ×× ×。 2 )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分段创编动作:教师通过语言启发幼儿“我们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 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天空中快乐的小鸟在飞, 我们爬山、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坐转椅”等游戏, 创编花——小鸟——爬山——玩跷跷板——坐转椅等动作。 3 .教师清唱旋律帮助幼儿整理、记忆动作。 4 .听音乐完整表演,教师逐步减少语言提示把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延伸活动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嘀哩嘀哩教学目标一、本课以兴趣为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在音乐活动中,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与同伴友好合作、师生共享快乐,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二、学生在闯关游戏等学习环境中,轻松愉悦、积极主动的聆听、体验、想象、创编、探究、交流表现音乐形象, 并在口风琴的吹奏与合奏中,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用口风琴进行音乐创作的意识, 解决本课难点“嘀哩哩嘀哩嘀哩哩0 ……”等四个乐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听、看、说、做等形式的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口风琴、纸偶等。教学过程课前五分钟行为习惯教育: 一、学生聆听《嘀哩嘀哩》的音乐,带着课下寻找的春天事物愉快地走进教室。师: 同学们, 上节课老师布置让大家找春天的作业, 你们都完成了吗?那, 谁想第一个说一说你的发现呢? 二、学生展示、描述自己所找到的春景(如桃花、小草、柳条、溪水等) ,师生共同讨论,并装饰教室。(如装饰画、插花、小鱼盆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太仔细了,真像一个个小侦察兵。我也发现了一些东西, 你们瞧, 这就是老师从春天的大海边, 寻找的海螺与贝壳装扮成的, 它漂亮吗? ( 出示小兔子) 那你们想用你找到的春天把我们的教室, 也装扮得像春天一样美丽吗?那我们还等什么呢?现在就开始吧! 三、聆听音乐,创造表现,学习新歌。 1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春天的美丽图片, 师: 同学们, 郊外的春景美吗? (美) 让我们一起来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吧? ! 这么美丽的春天, 我们怎样才能留住它呢?同学们, 你们来想想办法吧!( 说画画、说作文、说用音乐……) ,你们的办法真妙,但是老师觉得他的办法最特别, 那我们今天就选择他的办法——用音乐来留住春天怎么样?下面你们就来听一听, 选一选老师这里的三段音乐哪段最适合吧?(听四段音乐, 学生进行选择) 2 、出示歌曲 MTV 。师: 你们真的很了不起, 不但会发现春天还会赞美春天!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鼓励) 师:瞧! 老师这里就有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 我们一唱就会永远把春天留在我们身边, 你们想听一听吗? 师: 那好, 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3、学生发言, 说一说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如: 春天有红的花,绿的草;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2/4 拍欢快的歌曲。) 师: 歌曲听完了, 这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很美, 好像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 那它都唱了些什么呢? 4 、出示歌谱,学生朗读歌词。师: 歌曲写得这么美, 不如我们按节奏把这首歌的歌词读一读,回味一下,怎么样? 5 、木偶剧表演,巧记歌词。 6、跟琴慢读, 播放歌曲 MTV, 学生随音乐张口默唱。师: 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啊! 那现在你们一定把歌词记的很牢了吧?老师这儿有好多森林小精灵不相信你们记住了, 他们想考考你们, 怎么样?有信心接受他们的考验吗?(有)那好,张口默唱小测试现在开始! 师: 同学们, 你们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呢?想听一听本关小精灵对你们的评价吗?瞧! 高兴吗?但是可不要太得意哦! 想在他们这儿顺利通过测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呦!你们还有信心继续闯关吗?(有) 7 、学生用“嘟”哼唱歌曲旋律。师:好! 下面等待同学们的可是一个有些难度的关口呀! 你们还真的要继续吗?我们来看看这关的关口题目: 你能随着音乐,用“嘟”把歌曲旋律小声哼唱下来吗?怎么样?有问题吗?(没有)好!现在开始! 8 、教师弹琴,稍慢速度的演唱。师: 同学们在这一关的表现如何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本关小精灵的点评吧?(不错,请继续闯关) ,你们真棒, 最难的一关还在等着你们, 老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