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研学旅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研学旅行报告.doc

上传人:feng1964101 2020/5/2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研学旅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禅宗文化溯源禅宗文化禅宗文化,是指以中国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所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分类禅宗文化,可以分为经典(禅文)、思想(禅语)、诗歌(禅诗)、书法(禅书)、绘画(禅画)、音乐(禅乐)、武术(禅武)、中医(禅医)、农耕(禅农)、素食(禅食)、茶道(禅茶)、慈道——慈悲之道和慈善之道(禅慈)、孝道(禅孝)等若干种类。诗歌文化《少林禅修歌》少林禅院复古风,枯树新芽迎春生;直指人心观本性,见性成佛定禅宗;禅文禅武禅医生,禅茶禅食禅农耕;禅语禅诗禅公案,禅书禅画禅乐鸣;禅慈禅孝禅法通,禅堂禅师禅宝经;皈依三宝佛法僧,皈依自性觉正净;清规戒律谨守持,依教奉行渡众生;自力更生勤劳动,依法依己证修行;行住坐卧戒定慧,消灭妄念是大乘;少林弟子要牢记,爱国护教佛法兴。禅茶文化饮茶赋诗:茶助诗兴,诗借茶功清雅之至,佛茶品饮文人可论学,议事,佛门则叙道参禅,唐时以茶为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章。唐李白“江上一望”,“得九华之目”,“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山九芙蓉”,“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眼润肌骨”(仙人掌茶诗)唐刘禹锡“山外一见”使九华“尤物”兼备雄奇。更有赏茶之诗为千古绝唱“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福仙家,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山霏霏满碗花。”,“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全摘鹰嘴。斯须炒米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唐大诗人白居易的《两碗茶》“食休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日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饮茶之乐跃然纸上。另外一大诗人元稹,用生花之笔把茶叶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形式在唐诗中也别开生面,以单行排列犹如诗塔: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面对朝霞,淘洗古人今不倦,将知醉生丰堪垮。”唐文学家柳宗元酬友诗曰:“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邻,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处。”唐政治家,独创颜体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也在月夜啜茶与其挚友陆羽,僧皎然等以诗唱和,高雅之致:“泛花邀坐客,酒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不颜攀月桂......”至于在九华山吟茶之作则不胜枚举:“霜过收松实,春深摘茗芽”;“犬吠披云客,花还看竹翁,山家供玉乳,一碗便生风”。“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玉花”描绘了九佛茶的采摘和品质,“频年飘泊在天涯,又信萍踪上九华,云拥奇峰天欲滴,家春乱石涧生花,傍林鸟语捣灵药,隔岸人声摘闵茶。今日探函具乘兴,不知何处谪仙家。”清白元亮诗描绘更为详尽。“华僧虚云也身体力行”:“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樵又采茶,此刻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少林寺。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文化价值嵩阳书院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宋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又是洛派理学传播和发展中心,历代有很多知名学者到此讲学和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