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doc

上传人:幻影 2020/5/29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心痛发作期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二)心痛缓解期1、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3、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4、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5、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苦口干,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胸闷、胸痛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立即汇报医师。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氧气。3、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必要时舌下含服***甘油,并观察疗效。4、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穴位。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6、遵医嘱中药泡洗:常选用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内关、神门、心俞等穴位。8、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选择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等穴位。9、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者取穴隔姜灸,选取心俞、隔俞、膻中、气海等穴位,每日交替施灸,也可取穴选用艾条灸,取穴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二)心悸、气短1、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节律,面唇色泽及有无头晕、黑蒙等伴随症状。2、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太溪、复溜等穴位。3、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选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伴失眠者配伍交感、内分泌等穴位。4、遵医嘱穴位按摩:选取神门、心俞、肾俞、三阴交、内关等穴位,伴汗出者加合谷、复溜穴。5、遵医嘱中药泡洗:选用红花、当归、川芎、薄荷、艾叶等药物,伴失眠者配合按摩涌泉穴。(三)便秘1、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2、遵医嘱穴位贴敷:可用醋调大黄粉、吴茱萸粉或一捻金贴敷神阙穴;3、遵医嘱穴位按摩:虚寒性便秘,取穴天枢、上巨虚等穴位;实热性便秘取穴足三里、支沟、上髎、次髎等穴位;4、晨起饮温水一杯约200~300ml(消渴患者除外),15分钟内分次频饮;5、虚秘者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热秘者口服黄连上清丸或麻仁丸;热毒血瘀者遵医嘱大黄煎剂200ml灌肠。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内服中药1、中药汤剂一般饭后温服。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热毒血瘀者偏凉服。2、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或口服。须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3、三七粉用少量温水调服,或装胶囊服用。4、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如冠心丹参胶囊、通心络胶囊、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5、宁心安神类药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枣仁宁心胶囊、琥珀粉等。6、补益类药饭前服用,如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