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员干部思想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加强党性修养,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既干事,又干净,a(“article_content_up”); 加强党性修养,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既干事,又干净,要干成事,干实事。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党员干部思想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吧! 党员干部思想行为规范心得体会篇1 新《准则》和《条例》同步实施,要求更严,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体现了党纪严于国法;规定更细,列出六大负面清单,划出了一目了然的行为底线;责任更明,规定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将视情况给予不同处分,让问责、执纪、监督有了靶心。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我将把学习贯彻新《准则》和《条例》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自身时时事事对照的明镜,认真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切实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对党内法规的建设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修订后的《条例》正是党纪严于国法、纪在法前精神的体现。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这六大纪律与不久前提出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动静结合、借势聚力,充分体现出全面和从严两个关键词,共同激发出纪律建设的新动力。修订后的《准则》,则是面向全党,这是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更重大的承诺,全党同志必须更自觉地用新《准则》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适应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果。具体来说,实现了规范对象和规范领域的全覆盖;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突出了问题导向,细化、实化了党章的有关规定。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条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准则》总结和凝练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在自身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既体现出党一贯以来的理想信念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也体现出当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时代特征,更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建设的新期待。《准则》是对党员干部正面的义务性要求,有立德的意思;《条例》则是对违纪行为的负面评价和制裁性措施。如果只有《准则》没有《条例》,相关要求就会成为空话;如果只有《条例》没有《准则》,党纪处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修订后的《准则》为8700多万党员树立了道德高线,有利于使党员进一步达到不想腐的境界。这一高线并非脱离实际、高不可攀,而是摸得着的高标准。它与底线恰好一正一负,一高一低,相得益彰,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抓手。高线和底线的明确,进一步构建起立体式的管党治党制度规定体系。《准则》是行为的灯塔,为每一位党员提供了行动指南;《条例》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为全体党员划定了行为的禁区。不踩底线,是触摸高线的第一步。每名党员只有避开《条例》中的负面清单,才有可能迈向理想信念宗旨的高地。学就是既学习制度文本,又学习指导思想,领会其中深意;思就是将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实际与两个文件进行对表,思考下一步的工作;践就是将两个清单、四种形态、六大纪律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