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文档名称:

冶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73KB   页数:8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冶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docx

上传人:czhenrgjiangh 2020/5/30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冶金行业典型事故案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冶金机械等行业部分典型事故案例》一、     2003年4月23日0时20分,某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一号转炉出第1炉钢。该车间清渣班长陈某到钢包房把一号钢包车开到吹氩处吹氩。0时30分,陈某把钢包车开到起吊位置,天车工刘某驾驶3号80t天车落钩挂包(双钩)准备运到4号连铸机进行铸钢。陈某近站在钢包东侧(正确位置应站在距钢包5m处)指挥挂包。陈某仅看到东侧钩挂好后,以为两侧钩也挂好了,就吹哨明示起吊。天车工刘某听到起吊哨声后起吊钢包。天车由1号炉向4号连铸机方向车行驶约8m后,陈某才发现天车西侧挂钩没有挂到位,钩尖顶在钢包耳轴中间,钢包倾斜,随时都有滑落坠包的危险。当天牟行驶到三号包坑上方时,天车工刘某听到地面多人的喊声,立即停车。在急刹车的惯性作用下,西侧顶在钢包耳轴的吊钩尖脱离钢包轴,严重倾斜钢包(钢包自重30t,钢水40t)扭弯东侧吊钩后脱钩坠落地面,钢水洒地后因温差而爆炸(钢水温度1640℃)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和1人轻伤,事故直接损失30万元。   直接原因     3号天车起吊钢水包时,两侧挂钩没有完全挂住钢包的耳轴,而是钩尖顶在西侧耳轴的轴杆中侧,形成钩与耳轴“线”接触。陈某指挥起吊时站位不对,他只能看到挂钩挂住东侧钢包耳轴上,而没有看到西侧挂钩是否挂住钢包西侧耳轴,就吹哨指挥起吊。造成钢包西侧受力不均匀,钢包倾斜,随时都有脱钩坠包的危险,导致天车工刘某操作天车时因急刹车惯性力作用,使西侧挂钩从耳轴上脱落,扭弯钢包东侧吊钩,造成钢包坠地,高温钢水倾翻,这是造成钢水外泄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①.该炼钢车间操作工人生产确认制、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不到位。炼钢股份公司确认制第1条、第3款规定:“要保证做到确认、确实、确认安全无误再进行作业”。指车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指吊金属液体,必须站在安全地方,确认无误方可指吊”,而指车工陈某在没有确认两侧吊钩挂牢就指吊。    ②天车工刘某违规操作,发现陈某指挥吊车站位不对没有告示,启车时没有按操作规程“点动”、“试闸”、“后移”、“准起吊”程序操作,造成吊包在中途急刹车的惯性力作用下钢包西侧挂钩脱落,钢包受力不均匀扭弯东侧吊钩后坠地倾翻。     ③.该厂厂规、制度落不到实处,如同虚设,有关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督促不到位。     ④.立体交叉作业安全隐患重大,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不力。该厂炼钢产量现已超出原设计能力。由于生产工艺衔接的需要,换钢包滑板作业与天车空中行驶形成交叉作业,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但该厂对此重大隐患缺少有利的安全措施,没有采取专人监护和统一指挥的作业方式,只是按吊物下不许有人作业的规定,要求地面作业人员看见天车来时躲闪,但在实际操作中作业工人安全意识不强****惯性操作,忙于作业时根本就不躲闪。     ⑤.作业场地狭小,出现钢包坠地事故,钢水四溢爆炸,根本无处躲闪避险。     ⑥.生产车间噪音较强,天车行驶时预警铃声较弱,很难听到,没有起到预警作用,天车行驶频率较大,工人来回躲闪影响作业。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安全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安全管理查找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工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上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天车通过交叉作业的预警设施必须整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不定期的逐级抽查、抽考,严格培训。把安全第一的意议落到整个生产的全过程中。二、 2006年4月11日23时20分,辽宁省某钢铁公司转炉停炉检修结束后,该厂设备作业长指挥测试氧枪,不到2min的时间,约1685m3氧气从氧枪喷出后被吸入烟道排除,飘移近300m到达烟道风机处。 23时30分,检修烟道风机的1名钳工衣服被溅上气焊火花,全身工作服迅速燃烧,配合该钳工作业的工人随即用灭火器向其身上喷洒干粉。火被扑灭后,将其拽出风机并送往医院。因大面积烧伤,经抢救无效,该钳工于12日2时50分死亡。 、。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氧气团在微风气象条件下,不易与大气均匀混合,沿地面飘移300m后,使该钳工处于氧气团包围之中。,遇到高温气焊火花点燃,即猛烈燃烧,将钳工严重烧伤致死。. 在有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场所,不得随意释放大量的氧气至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