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6/3/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摘要] 我国目前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仅 2001 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就达 100 余家,而这些违规行为绝大多数与会计造假有关。会计信息失真已经严重破坏了企业形象,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帐,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还可能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以及资产帐实不符,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经济秩序混乱,损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法制观念淡化,有法不依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对违规行为作了相应的量化处罚的规定。但在以往的较长时间内,经济领域的法制是不够健全和不够完善的,由此造成了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不够严谨;另外,在我国目前状况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甚至存在着权钱交易,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 2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有的会计人员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甚至对于专业知识也达不到要求。业务素质低,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或是不自觉地违返了国家政策、法规;或是对经济业务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帐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或是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马马虎虎,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或是唯上司意志是从,丧失原则。无论是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都与会计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要求在较大差距。 3 企业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的非法干预造成主观意识上的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达到控制、占有或骗取国家及企业、出资人资产的目的,出现***腐改、群体犯罪等行为, 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虽然会计对于做假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大多数假帐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会计,而在于有权支配会计的人,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无论怎么说,会计是受命、受制、从属于单位领导的,领导要求怎么做,会计不敢不那样做。如果胆敢抗命,会计就只有下岗的份。虽然会计也可以以《会计法》为武器在一段时间内使领导的违法指令受到抵制,但这种情形断难长久。领导岂是吃素的,会长期容忍一个敢于和他作对的会计吗? 4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的配备,不但资格条件达不到要求, 而且岗位分工不明确,岗位牵制弱化,重要经济业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经营者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内部失控。内部审计受单位领导控制, 很难发挥其作用。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独立承担起“ 客观、独立、公正” 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搞人情风,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客户***,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1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会计法》从 1985 年首次出台实施到 1993 年初次修改,直至这一次的再修改,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十分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从健全法规制度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