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舟山某油品码头沉桩---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舟山某油品码头沉桩---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16/3/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舟山某油品码头沉桩---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 码头工程沉桩施工方案 1 XX 码头工程沉桩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XX 码头项目部二〇一二年八月 XX 码头工程沉桩施工方案 2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目录编制说明………………………………………………………………… 3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管桩运输……………………………………………………… 8 第三章沉桩施工方法………………………………………………… 11 第四章质量、工期保证措施………………………………………… 23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32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 38 XX 码头工程沉桩施工方案 3 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1)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施工桩位图( 2)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招、投技术规格书和施工合同(3)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2011 年提供的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 、相关技术规范(1) 《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9 ) (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 (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 0-98 ) (4)《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 295 -2000 ) (5)《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2 11-98 ) (6)《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 -98) (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 -2008 ) (8)《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 -1-2007 ) (9)《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 8) (10)《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 (1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 (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 (13)《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 (14)《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 其他有关规范及标准。 XX 码头工程沉桩施工方案 4 第一章工程概况 概述外钓岛位于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外钓岛东南部,距离舟山市定海区约 18km ,西南距宁波北仑港约 17km ,距离上海港约 128km ,港址地理坐标 30 ?03′N;121 ?58′E。11# 泊位码头设计船型为 2万吨级船舶,12# 泊位为 5万吨级船舶,13# 泊位为 5万吨级船舶,11# 、 12# 泊位码头通过 6#、7#引桥与陆域相连,在 7#引桥设置 3#消防控制平台。本工程位置及施工范围图本工程桩基施工包括: 3 个靠船平台、 10 个独立系船墩、 1 个消控平台和 2个引桥的桩基部分,桩长 20~76m 。7#系缆墩、 8#系缆墩、9#系缆墩、1#靠船平台、6#引桥基桩采用Φ18 00mm 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岩, 10# 、 11# 系缆墩基桩采Φ 2400mm 嵌岩桩, 桩基嵌入中风化岩,12# 系缆墩、13# 系缆墩、14# 系缆墩、15# 系缆墩、16# 系缆墩、1~ 4#支引桥墩及 3#靠船平台基桩采用Φ 1200mm 钢管桩,2#靠船平台分 3个结构段西端的第 1分段采用Φ 1800mm 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岩;东端的第 2~ 3分段为打入桩段, 桩基采用Φ 1200mm 钢管桩,7# 引桥引桥近码头深水段及3# 消控平台基桩采用Φ 1000mmPHC 管桩, 近护岸浅水段基桩采用Φ 1800mm 冲孔灌注桩。本工程所有钢套管及钢管桩采用: Q345B ,并预留 2mm 腐蚀余量厚度,φ1000PHC 桩型式为: C、B 混合 XX 码头工程沉桩施工方案 5 型( 上管节 C 型,长 30m ,下管节为 B 型,长为 L-30m) ,技术性能指标应不低于以下数据: 本工程共有PHC桩68根,冲孔灌注桩9根,Φ1800m m嵌岩桩钢套管86根,Φ2400m m 嵌岩桩钢套管 8根, Φ12 00mm 钢管桩 409 根,斜桩斜率分别为 10:1 、8:1 、7:1 、6:1 、 5:1 、:1 、4:1 、:1 、,平面角为 0~45 °。 施工条件 气象条件工程场地位于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降水丰富,且历时长;初夏因冷热高压对峙,造成连绵不断的梅雨天气;盛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风;秋季为过渡时期,天气干燥,冷暖变化大;冬季受副极地或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 1 )气温本区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