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临床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H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给予潘托拉哇、西沙必利、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对于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RE),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有效改善症状,重度RE疗效较差,只能改善部分患者症状。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胃炎效果明显。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联合用药【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52-01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损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若长期存在,最终将形成瘢痕和狭窄。近年其并发症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受到广泛重视[1]。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所观察120例患者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痛等典型症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男80例,女40例,年龄34〜70岁,±。病程2个月〜25年。: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2]:并按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内镜诊断分级标准[3]:I级(轻度):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II级(中度):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融合<75%;III级(重度):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N75%。[4]:经低脂饮食,少食少餐等一般治疗,患者口服泮托拉唆每日用药20mg,每日1次;,早晚各服1次;西沙必利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30min服用,治疗时间为6周。。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内镜检查病变有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善,内镜检查病变无变化或加重。:经过6周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见表lo3讨论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病变,是一种动力异常性食管炎性疾病,其特征为下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受损,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相关症状。临床采用抗酸抑酸剂合并胃动力和胃黏膜保护剂综合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本文治疗中西沙必利(cisapride)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几乎无不良反应;抑酸剂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famotidine)适用于较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安全性较好,副作用发生率约4%;质子泵抑制剂潘托拉哇(pantoprazole)是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