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仁皇山小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伴随着雪花纷飞的日子,学期又悄然接近尾声,二0一七学年第一学期即将画上句号。本学期,在校长、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教导处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基本完成。现对一学期的工作加以梳理和反思,力求在总结中发现不足,在反思中排找差距,以谋求新的增长点。一、强化过程管理,。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的管理,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导处主要做了以下五点:①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导处在期初、期中、期末对各教师的教案进行集中检查。检查后,进行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采用随堂听课和约课制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③抓作业批改。教导处对各科作业进行集中检查和随机抽查。对书写规范、作业本整洁等提出了建议。大部分老师认真批改,及时让学生改正。④抓教后反思。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导处要求教师课后进行及时反思,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⑤抓自主作业设计。针对我校学生的学,教导处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提升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培优补差”工作。教导处开学下发后20%学生的辅导记录,要求教师认真辅导,并写好辅导记载手册。要求各任课教师从“专心听讲”、“认真作业”、“善于倾听”等五个方面开展学习习惯的评比,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与家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地“培优补差”工作的实效性。。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无不从毕业班展现出来。本学期开学初就召开了六年级任课老师的会议,提出了教学建议;十一月份,我们进行了语数学科的过程性调研,调研后教导处与教师们认真分析调研情况,对比成绩,组织教师认真探讨、总结教学失误所在,及时补救,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二、实施启程课程,落实幼小衔接小学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对于孩子、家长,一年级的老师都意味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上小学,儿童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时间的明显延长、学习课程的增加,规范的课堂学习取代了幼儿园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而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同,稚气的孩子们手足无措。而入学前,父母内心的忐忑;而我们的老师,面对这一大波萌娃、熊孩子,开学初的手忙脚乱大家更是了然于心。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老师,光凭外部硬件的打造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这“美丽校园”能真正直抵孩子的心灵深处,于是学校力求通过课程的建设为抓手,精细设计符合家长、教师、学生的课程体系,就这样,一年级新生启程课程应运而生了。启程课程分别针对教师、家长和学生全方位进行。。为家长设计的课程由熟悉学校,如何当好一年级家长,家长行为训练营几个板块组成。2017年8月,教导处召开新生家长会,通过小学认知篇、学习用品篇、习惯培养篇三个内容的学习帮助家长消除焦虑,指导家长在暑期做好哪些衔接。。教师课程由经验教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分享、走进幼儿园、新生家访几大板块。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学习的环境,了解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式。力争教师的教学方式体现“放缓节奏,减轻入学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