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与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与思考.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6/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与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几点做法与思考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把握一首诗词,更容易地理解古诗词思想内蕴,走进古诗词优美意境。一、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几点做法(一)读中品味,掌握诗词大意在“读诗句,晓诗意”中,我采用“释、换、猜、调、补”五种方法指导学生。 1释——看注释。这是学****古诗词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这一学****资源直译诗句。 2换——古今词对换。如《牧童》一诗,理解“草铺横野六七里”中“铺”时,可先让学生查字典,学生找到词条“把东西展开或铺平”,联系诗句大致理解意思后,再让学生给“铺”组词,学生很快想到了铺天盖地(把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铺”换成了现代汉语多音节词“铺天盖地”),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草长得茂盛,原野辽阔意境。 3猜——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词中词语含义。如《清平乐·村居》,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时,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说是“躺”,有说是“趴”,双方争持不下。这时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天性。 4调——调换顺序,即古诗词中词序有时与现代汉语语句叙述顺序不同,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如《牧童》一诗,理解“笛弄晚风三四声”时,应调换为“晚风笛弄三四声”,翻译为“晚风中牧童吹笛嬉戏,不时传来悠扬笛声,笛声时续时断”。 5补——补白。即在直译古诗词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如《泊船瓜洲》一诗,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时,学生对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只是机械地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却不明白其含义——作者心里想法。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补白: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闻。作者心飞过长江,飞过几座山,就到了家乡钟山,心理距离近,特想“还”;而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却不能“还”。通过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巨大反差对比,表达了诗人王安石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强烈思乡之情。(二)研读深究。品味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大与小等。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好坏,是判断诗词成功与否重要因素之一。 1了解常见意象寓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某种特定内涵。剖析鉴赏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特有内涵入手。如“柳”在诗词中表惜别。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意味,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伤感之情。“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灞陵桥两边长满垂柳,这里是送别地方,在桥边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情感。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意象来表达特定情趣与意味,它代表了人们共同情感体验,因而,诗词中意象常常有较为固定意义,熟悉意象传统色彩,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形象理解。 2运用联想捕捉意境。意境,与另一个美学范畴意象,二者同中有异。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