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东风桥村畈心路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风桥村畈心路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风桥村畈心路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风桥村畈心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霍山县单龙寺乡畈心路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霍山县单龙寺乡东风桥村
二、项目编制依据
1、霍山县单龙寺乡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霍山县单龙寺乡村庄规划(2006-2020年)
3、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4、国家计委与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
三、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是在认真听取了沿线地方有关单位意见,广泛收集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工程、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必要的交通调查和勘测工程,在充分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对拟建方案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着重就项目沿线的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现有道路路况、拥挤程度及利用程度、沿线重要设施与路线的关系、沿线的地质地貌以及与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并在详细考虑了所有制约路线方案因素的基础上,对路线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项目内容梗概
霍山县单龙寺乡老河湾公路工程位于单龙寺乡东风桥村,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4个村民组1300人,总长1公里,路况为2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拟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新建成1公里长水泥路。该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毛竹等沿线优势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便捷,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全长为1公里,估算总投资25万元。
2、资金筹措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25万元,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5万元,申请上级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加快脱贫致富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较差,,且主要分布在该县深山区和低洼淹没区乡镇。沿线地区综合运输发展缓慢,现很多村组尚无上等级公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落后,温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水平长期落后。
本项目所在地东风桥村位于单龙寺乡中部,佛子岭水库上游,318省道贯境而过,全村辖30个村民组,2800多人,,资源非常贫乏,贫困户占全村20%以上,是典型的山区村、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而基础设施条件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老河湾路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4个村民组1300人,于2000年由村两委筹资筹劳修成,总长1公里,路况为2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年年洪涝灾害造成水毁工程非常严重,极大影响当地村民的出行,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大大制约了东风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商品和物资的流通,给当地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2、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副产品资源开发
该路的沿线区域,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阻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老河湾公路的修建,将大大增强了该地区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增加了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了劳动力流动,增强了进城务工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将改变长期依靠一产的单一收入的结构。
3、有利于完善全乡公路网结构,增强道路连通性
公路运输是该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公路密度低,道路等级差,连通性不强。该路的建设,将极大改善该地区道路网建设,使沿线村民组融入到全乡公路网结构中。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东风桥村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由原小龙岗、康皮畈两村合并而成,是典型的库区村、山区村,辖30个村民组,现有739户3077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而基础设施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气候条件
项目区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夏雨集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热资源由南向北递减,气温由地势高向低递增。区域内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在一年之中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全年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36℃,大多发生在7-8月份,最低气温-3℃,大多发生在2月。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大气相对湿度85-90%,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
梅雨、暴雨和夏季高温炎热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气候,区内洪涝灾害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