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彭山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情况汇报彭山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情况汇报发表时lW:2012-4-2217:03:07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能——彭山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情况汇报彭山县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四川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是东汉忠臣张纲、东晋孝子李密、商贤大夫长寿始祖彭祖的故里,素以“忠孝之邦”、“长寿之乡”著称。位处成都平原西南,距省会成都4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成昆铁路,成乐、成雅高速公路,省道103线和岷江水系纵贯全境,是川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中国彭祖寿柑之乡"、四川省“二金条辣椒之乡”、“川泽泻之乡”、“葡萄之乡七全县幅员而积465平方公里,辖9镇4乡,89个村,665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县粮食总面积40万亩,,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95元。试点前,我县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益性职能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一、试点取得的经验1、 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2008年3月,我县印发了《关于彭山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彭委发[2008]18号》,对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进行了改革,明确指出乡镇分别建立农业服务中心,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驻工作人员,管理体制为县农林局统一管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派驻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人事、、编制、工资及奖金福利均由县农林局管理,纳入县财政统一预算,公务费也由县财政按事业人员标准统一预算。2、 公益性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彭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的报实现5000万元,与去年比略有增长;,比前一年增长50%。2、 落实设岗定责,服务农业生产结合“设岗定责''工作,对原有岗位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增设了粮油作物首席专家、经济作物首席专家、植保首席专家、土肥首席专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席专家,各中心设立了粮油作物推广员、经济作物推广员、培训管理员和信息管理员,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推广任务进行分产业量化管理:--是每人承担1项以上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或试验示范工作;二是每人全年到村社培训5次以上,进村入户指导50次以上,首席专家负责对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中、高级技术人员,承担对村级技术员的培训;三是每人必须联系2个科技示范户或农业生产大户,并建立服务档案,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积极性、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服务方式上,通过培训制度、部门坐诊、田间坐诊、下派锻炼等制度建设,深化服务方式方法,服务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创造性、特色性和高效性,在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中,将掌握了同类技术的科技人员分类捆绑成团,构建创业服务团队,形成技术优势,共同服务“三农”主打项目,服务于黄丰镇团结村的创业服务团队帮助果农做优寿柑、脐橙、夏橙、清见等柑桔产品,使柑桔年产量达到300多万公斤,单项人均纯收入2300余元。3、 强化素质提升,提高服务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学习制度、集中培训制度、自学制度、外派学习锻炼制度等知识更新制度的创新,全县所有农技推广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通提高,均达到大专或相当于大专水平以上,加速了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特别是应对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