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4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顺义区是“国家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顺义区教委通过构建“城乡联动、共同发展”学校联盟体系,建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教育资源有机共享、教师科学合理流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不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步实现顺义教育二次创业。“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目标推进落实的攻坚期,也是顺义区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四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本刊专访北京市顺义区教委主任刘克祥,为我们深度解读顺义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刘主任,您好。您在基础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经历了从教师到校长,再到行政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作为顺义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亲历者,您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长期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推进教育改革要有“四心”:一是公心,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事业发展,增进人民获得,要出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公心,改革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二是信心,要正确看待改革中面临的困难,用改革的眼光看待改革中的问题,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有“胜券在握、志在必得的”信心,这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三是决心,一旦启动了改革,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的意志坚如磐石,不动摇,不犹豫,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往无前;四是恒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矢志不移,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坚持到底。:顺义区教育城乡一体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北京市的城乡一体化离不开全市各区的共同努力。作为远郊区之一,顺义与兄弟区一样,都在为提升北京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大家都出了一份力,同样重要。当然,每个区有不同的区情、区域特质,我们为促进区内城乡一体化,积极探索新路径、尝试新方法,有着敢为人先的气魄和敢于探索的勇气、坚决开拓的决心,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对全区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回报,同时反哺社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支持。: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顺义区通过哪些举措盘活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区外优质教育资源?: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积极实施“初中校建设工程”和“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结合“校安工程”“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扩充教育资源总量,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坚持按需装备、适度超前,努力升级设施设备。积极完善校园网络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装备水平,逐步构建和完善了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公共平台。全区所有中小学的专用教室、信息技术设备、音体美器材等方面均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三是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率先在全市开展教师视频全员培训。积极开展说课评课、交流研讨、远程互动等视频教研活动。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工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数字化优质同步课程资源。四是广泛寻求高校合作。从2009年开始,顺义区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实施“UDS合作初中优质学校建设计划”和“小学优质学校计划”,5所初中和6所小学成为项目实验学校。2012年,同北京师范大学全面开展教育改革试验的合作,全区22所学校成为实验校。2016年7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约,引进高校资源,助力杨镇一中新发展。2016年9月,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