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关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各乡镇和村委会参照式样)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草原保护,恢复生态建设,促进牧民经济发展,实现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做好马关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贴项目工作,确保补助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下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农牧〔2010〕95号)和《文山州农业局关于〈印发文山州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农通〔2011〕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我县草原基本情况(一)天然草原现状。根据1983年草场资源普查情况显示,,(其中:,)。主要分为草丛草场、灌丛草场、疏林草场、林间草场、农林隙闲地草场五个类型。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县天然草原现状呈现出草地林地、草地耕地混合交叉的复杂局面,加之我县天然草原均未确权发证和承包到户,给我县草原建设和草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二)我县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了人工种草、草原保护等工作,草原得到迅速恢复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原生态恢复加快。到2010年,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万亩,二是草食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三是草原家庭承包工作有序稳步推进。全县已完成34万亩草原的调查摸底。(三)我县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县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草原生态恶化形势未根本改变。二是草原超载过牧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全州草原牲畜超载率较大,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草原平衡三项基本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到位。三是草原保护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中央和省对草原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与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需要差距仍然较大。投入不足,滞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草原非法占用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草原监督管理机构执法手段落后,毁草开矿、毁草采土、采沙、采石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草原家庭承包工作进展缓慢二、充分认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大意义草原是我国国土面积的重要构成部分,草原的保护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与国家经济建设也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而言:一是改善国家生态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草原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土、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加快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构建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草原是农牧民的重要生产资料,生活的基础,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不仅可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基础条件,促进畜牧业高效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畜产品,同时,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巩固边疆,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我县地处祖国南疆,,一大批农民群众依靠草原生产生活,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关系到其增收和生活的改善,更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草原地区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草原保护与建设是发展草原地区经济的切入点和必由之路,也是加快草原地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五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在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县依靠广阔的草原,将成为为其生产提供大批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尤其重要。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生态,突出民生,以宣传动员为先导,以草原规范化承包为基础,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以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和促进牧民增收为目标,强化政策组装和配套,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监管的作用,确保中央的各项惠牧政策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建立适合我县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努力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双赢目标,推进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原则统筹兼顾草原生态与牧民生活,通过落实补奖政策,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牧区持续发展、牧民生活改善。2、明晰责权,补奖到户的原则以草原承包为前提,明确草原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