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烟台春节风俗.doc

格式:doc   大小:18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烟台春节风俗.doc

上传人:sxlw2017 2020/6/9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烟台春节风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烟台春节风俗:面塑按照近几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山东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并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源头。在《齐鲁文化渊源论》[1]中指出,“沂源人”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中国人,是山东文化的源头。当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时,东夷人又成了山东人的专称。而且,当时的东夷族在金属冶炼技术发明、制陶技艺、纺织水平等方面,已是领先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而东夷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便在烟台沿海一带。因此,在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区域的胶东文化中,烟台的文化是源渊流长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台作为山东诸口中最早的通商口岸,其地处胶东半岛中部,与辽东半岛对峙,北濒渤海、黄海,并与大连隔海相望的重要地理位置,养育了生活在这一方热土上的千百年来生存的先民们,在这历史长河中,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内涵,创造并产生了许多主题明确、内容简练、通俗易学、便于普及流行的民俗风情,而其中尤以节日风俗为盛。我们着重调查了春节期间独具风格的烟台风俗。胶东面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生活在烟台这方古老土地上的人们,由于文化历史悠久,加上开埠较早,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同外界交往频繁,在长期的嬗递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地方民间习俗。我们从春节食物、语言、活动三方面做了调查和研究: 寓意吉祥的面塑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不知不觉中,也许人们慢慢淡忘了一些古老的吃法。在最初的策划中,首先想到了去县市特别是农村中探寻过去的年味,避开都市的烦扰与忙乱,挖掘些许烟台质朴的春节食文化民俗。烟台的老城区位于芝罘区,这里保存着最为完整的民间风俗。在一户春节比较讲究老习俗的居民蔡奶奶家,我们了解到了一些鲜为大众所熟悉的春节食文化的节日规矩。“神虫”——吉祥面塑。按照老辈的说法,做“神虫”一定要挑选阴历的双日子,蔡奶奶家便特意选了腊月二十六来做春节面塑。整个过程中都有讲究,充分体现了对春节过年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搜面(和面的一种方法,即用双手在面盆里不停地上下抓面团)在过年按照习俗一定要搜够二百次,其美好的寓意便是美味好吃、使人笑口常开。在过年很传统很讲究的的年代,面塑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是,较为讲究含义的面塑是要家家亲手做的。比如做“神虫”。“神虫”又被叫做“圣虫”,“神虫”的前身被认为是龙,祖辈烟台人,用面团来做“神虫”祈求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希望家中能够粮食满仓。现在会做“神虫”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