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九叶青花椒园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0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叶青花椒园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2890135236 2020/6/10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叶青花椒园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项目基本简介为响应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计划通过流转撂荒土地、闲山荒坡10000亩,集中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的九叶青精品鲜花椒基地,以此模式来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打造拳头产业,最终实现强镇富民的终极目标。一、项目名称四川宣汉县新华镇万亩九叶青花椒园。二、创建年限。5年(2012、2013、2014、2015、2016年)。三、项目规模从2012年开始,到2016年建成10000亩九叶青花椒园。四、项目投资五年累计投资9500万元。五、资金筹措国家贷款、土地入股、火锅店注资。六、经济效益10000亩花椒园年总产量为7500万公斤、年总产值为11450万元;一个周期(20年)总产量为15000万吨、。七、运作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流转土地,集中发展;“火锅店+基地+公司”模式,订单种植,集中供货;“行业专家+种植能手”模式,技术精专,保证品质;“精品+绿色+有机”模式,走中高端市场路线。八、终极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强村富民。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一、产品市场分析及定位(一)、市场供需分析1、国际出口市场。我国青花椒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地,纽约市场价格高过15~20美元/公斤;东南亚地区花椒年需求量1万吨以上,其中75%左右都是从中国进口。仅日本市场年需求鲜花椒就达500吨以上,保鲜青花椒价格达80元/公斤。2、国内卖方市场。国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喜食花椒,,每人每月食用25克,全国每年对花椒的需求量在13万吨左右,而目前全国花椒的总产量在6—7万吨左右,市场缺口大,供不应求,青花椒的市场价格也高居不下,每公斤在15元左右,仍属卖方市场。3、重庆火锅市场。重庆菜系以麻辣著称。尤其重庆火锅的麻辣驰名中内外。一家日均20锅规模的“鲜椒锅”火锅店,每月青花椒的用量在250公斤以上。同时由于一次性锅底的推行以及小天鹅、秦妈、苏大姐、德庄等火锅店连锁规模的扩大,对花椒的需求量猛增,纷纷寻求建立自己的花椒基地。(二)、市场定位及客户锁定本产品将以重庆火锅市场为主打市场,以重庆火锅名店为目标客户。打绿色、有机、精品牌,走中高端市场路线。(三)、产品市场份额预测近年重庆火锅市场对花椒的年需求总量以15—20%速度递增,,按干鲜1:,则需要5万吨左右的鲜花椒,10000亩花椒园年产量7500吨鲜花椒,预计市场占有份额为15%左右。市场空间较大。二、产品竞争对手分析(一)、竞争对手的概况重庆市的花椒主要集中在全国花椒之乡——江津。江津花椒创造了“四个最”。一是面积最大。花椒基地面积已达50万亩。二是产量最高。鲜椒亩产高达1612斤。三是品牌最响。被誉为“中国花椒之乡”。四是科技含量最高。江津的花椒基地属于同品质产品竞争对手。(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江津的花椒基地也面临老区品种退化,面大栽培管理粗放等问题。而本项目则走差异化种植之路,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品种集约化种植,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花椒,从产品品质上超越对手。三、创建项目SWOT分析(一)、创建项目优势1、适宜的气候条件。、,能够保证万亩花椒园项目用地。当地属亚热带湿润润风气候区,℃,无霜期318天,日照1311小时,降雨量950-1400mm。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冷而少雨,夏热而多伏旱,春早冷暖多变,秋凉多绵雨,随海拔高度变化,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水土自然条件适合九叶青花椒成活生长。2、独特的区位优势。董家镇地处丰都、垫江、忠县三县交界之地,是丰都长江北岸边陲的集贸强镇,规划建设中的边陲农产品交易市场将进一步提升其区位优势。正在施工建设中的董新路(丰都董家—忠县新立),有望2010年3月竣工通车,届时董家镇可以直接进入垫忠高速、渝宜高速,驱车2小时可达重庆主城。便于成熟的鲜花椒及时进入市场。(二)、项目创建劣势1、土地集中流转费周折。,,闲臵、或者未被高效利用大量土地分散在各处,目前要动员农户把分散的土地流转到一起,需要下功夫做群众的工作。2、培育管护技术待精通。因为当地村民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没有花椒栽植,尤其没有绿色、有机九叶青花椒的栽植经验。需要精选种植能手,对其进行强化培训。(三)、项目创建机会1、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2、强力的政策支撑。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