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理会计学——总复习2主讲教师:苏力勇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2012-2013学年第2学期题型分布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5=10分二、名词解释,5分×2=10分三、简答题,5分×2=10分四、计算题,10分×4+15分=55分五、材料分析题,15分×1=15分*:在成批生产的企业里,每批生产多少,全年分几批生产最为经济的问题。应考虑两个成本因素:生产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成本与决策无关,不必考虑。生产准备成本:在每批投产前,要进行调整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与每批数量的多少无直接联系,但与生产批次成正比,具有固定成本性质。储存成本:单位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等(相当于变动成本),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等(相当于固定成本)。最优生产批量法就是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确定一个适当的生产批量,使其全年的生产准备成本与全年的储存成本之和为最低。*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经济批量*用微分法求:最优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T为极小值时的Q值:求T的一阶导数:例6-17某公司生产A产品每年需用甲零件7200件,专门生产甲零件的设备每天可以生产80件,每天因组装A产品耗用甲零件20件,每批生产准备成为600元,每件甲零件年储存成本为8元。求经济生产批量决策。*复习1、最优生产批量决策中,相关变量包括()、最优生产批量决策中,关于最优生产批量Q*,正确的是(),Q*越大;,Q*越大;,Q*越大;,Q*越大;,Q*越大;*,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某一种产品或零件时,如果采用的机器设备以及加工方法不同,其加工成本往往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地说,采用技术含量较高设备的固定成本较高,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低;采用技术含量较低设备的固定成本较低,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不同加工设备的决策,在加工批量不确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成本平衡点分析法进行分析。*例6-19某公司计划生产甲产品,共有A、B、C三个不同的工艺方案,其成本资料如表6-23所示。*专属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方案A7005方案B6006方案C8002赶工决策:成本计划评审法基本要点:将一项工程或生产项目分解成前后连接的若干工作(或作业),并预计它们所需的正常时间、赶工时间、正常成本和赶工成本,以求在赶工安排中提高经济效益。赶工时间: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时间;赶工成本: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成本;运用的工具:网络图;(→,,О)绘制网络图的要点:1、务必真实反映整个工艺流程;2、不能出现闭环路线;3、任何一条箭线的首尾都应有О点,不能从箭线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关键路线:所有加工路线中所需时间最长的加工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