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预案  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为减轻灾害损失,必须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前,根据预测、预报、警报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急措施。一、建立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机制与制度1、建立健全防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与机制。成立以煤炭行管与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三防”任务与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与检查相关工作。加强雨季期间调度与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计划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工作到位。2、煤矿安全监察与行业管理部门要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与预防机制。及时收听收瞧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取措施。并与煤矿企业做好信息沟通,当辖区内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全县所有煤矿进行预警。3、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在雨季安排专人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就是接到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灾害预警信息与警报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每次降大到暴雨时与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水量变化情况。4、建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在雨季前要全面检查防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二、加强预防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基础工作1、必须查清全县煤矿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与渗漏情况、疏水能力与有关水利工程情况,熟悉水库、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极端天气降雨量与最高洪水位资料,存在隐患的应当采取积极的防范与整改措施。2、在雨季来临之前,要组织力量对辖区的河道、江河大堤、河道中障碍物彻底清挖疏通一遍,保证有足够的蓄水能力与水路的畅通。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的矿井,对井口工业广场要采取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有效防止地表洪水倒灌矿井。 3、要定期对供电设施、排水设施、防雷电装置进行维护检修。雨季到来之前,要组织进行一次联合检查,确保雨季时各种疏排水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4、必须按设计规定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之间必须留设防水煤柱。5、要准确、及时地将矿井的采、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纸上,定期收集相邻煤矿与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井田开采范围、开采年限与地表水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的情况。6、对地表因采动形成的裂缝要及时充填加固;对采煤后形成的塌陷坑要及时进行彻底治理;对关闭废弃的煤矿井筒要充实填死;煤系地层露头部位有漏水时,要及时注浆加固处理。7、企业应当安装与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系统。保障通讯系统畅通、使用可靠,保障压风自救系统、防尘系统可靠有效,提高矿井防、抗灾能力。三、认真开展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 1、要认真组织开展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排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