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环保政策的焦-矿对冲策略投资研究部金属研究员谢栩投资咨询资格号:Z导言:近两年来环保风愈吹愈烈,环保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对于地方政府政绩而言,环保达标高于GDP增速,对于企业目标而言,环保第一,安全生产第二,利润第三。这两年环保力度一直在加码,从去年的供暖季停限产到今年常态化停限产,对于污染较重的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钢铁产业链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革,钢厂及上游原料端生产都是环保政策的着重发力点。从原料端来看,焦炭和铁矿石的供应受到环保限产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别化,从而导致了焦强矿弱的局面。近两年来环保风愈吹愈烈,环保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对于地方政府政绩而言,环保达标高于GDP增速,对于企业目标而言,环保第一,安全生产第二,利润第三。这两年环保力度一直在加码,从去年的供暖季停限产到今年常态化停限产,对于污染较重的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钢铁产业链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革,钢厂及上游原料端生产都是环保政策的着重发力点。从原料端来看,焦炭和铁矿石的供应受到环保限产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别化,从而导致了焦强矿弱的局面。一、焦炭——环保政策刺激供需明显收缩对于焦炭来讲,环保政策同时作用于生产和消费,那么产消两端收缩的博弈将决定焦炭价格的走势。(一)供给端环保频发力。今年以来环保督察举措更为频繁和严厉,呈现常态化发力、阶段性加码的特点。6月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7月份,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8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今年供暖季限产政策相比去年,钢铁产能限产50%,重点城市增加天津、邢台,其他非重点城市限产比例也明确为30%;限产计量标准,除维持以高炉生产能力计,增加配套烧结、焦炉等设备同步停限产要求。秋冬季期间,焦化企业出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以上。环保政策对于焦化行业的影响非常深远并且是持续性的。以山西为例,近日笔者对山西多地焦化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据了解蓝天保卫战第二阶段督察将于8月20日开始,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等都在督察范围内,目前各地焦化企业已经展开自查、限产等措施迎接环保督察,尤其太原市内焦化厂从8月10日开始实施限产,力度为20%-30%不等,个别企业限产力度50%。据了解,8月20日环保督察进驻后环保限产力度大概率会进一步加大,山西多地有可能对焦化生产“一刀切”。洗煤厂也受到环保政策影响较大,原煤、精煤都必须加棚,禁止露天存放,临汾、灵石60-80%洗煤厂被停水、停电整顿。。经调研了解,太原市所属焦化企业限产力度最大,大部分为20%-30%的限产幅度,个别企业限产50%;临汾、吕梁市部分企业限产20%-30%,走访的几家排放达标的企业目前不限产。。目前有政策显示,,取而代之的是7m顶装焦炉,目前行业内90%,据相关企业预计,大约三分之一的焦化企业没有能力投入新设备,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仍在观望政策导向,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有能力有意愿投入新设备。如果该政策落地,焦化行业将面临一轮大洗牌。物流运输方面也面临变革。有政策显示今年9月底前焦化行业将完成公转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