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高中化学计算及解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16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化学计算及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bai1968104 2020/6/13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化学计算及解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化学计算及解题技巧(一),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求气体的式量:M=。:M=MˊD。 : =A1、A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二)溶液计算1、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混=(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②(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③混合:m1a1%+m2a2%=(m1+m2)a%混④稀释:m1a1%=m2a2%5、有关pH值的计算:酸算H+,碱算OH—Ⅰ.pH=—lg[H+]C(H+)=10-pHⅡ.KW=[H+][OH—]=10-14(25℃时)×M×NA质量物质的量微粒m÷Mn÷NAN ×÷/mo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6、图中的公式:. 解题技巧策略1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1金点子: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经典题:例题1:(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例题2:(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例题3:(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策略2 物质的量方面试题的求解技巧2金点子:“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从微观到宏观,从固体到气体,从纯净物到混合物中的各类计算,均要用到物质的量。在溶液方面,还要涉及到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求算及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的分析。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对于NO2方面的试题,还要考虑后续反应,即NO2与N2O4的平衡转换。对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析,既要考虑反应,还要考虑反应进行的程度及过量问题。经典题:例题1:(2001年全国高考)·L-,·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l-,Cu2+·L-1方法:通过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整体分析。捷径:题中n(Ag+)=×·L—1=,n(Ba2+)=·mol—1=,n(Cl—)=,n(Cu2+)=,n(SO4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