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议探究式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议探究式教学.doc

上传人:cai.li.bin 2020/6/1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议探究式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探究式教学第三届全国创新教学大赛已于2005年8月16日至21日在石油之城大庆成功举行。本次大赛会集了全国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大批课堂教学精英,围绕“探究”这一主题,通过讲课(录像课)和评课,展开了广泛的、务实的、卓有成效的交流和探讨。我作为高中组的参赛选手,观摩了大赛的全过程,不时为教学同仁异彩纷呈、充满个性的讲课而折服;为参赛选手出语中的、见仁见智的评课而击节叫好!短短几天的观摩和学****感同身受,获益匪浅。但在课下的交流中,观摩老师提出了一些不同想法,并形成了对探究式教学的一些思考和争议,现将带有共性的几个问题呈现出来,见教于各位同仁。一、探究课有没有模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学****方式的革命——从“教会”到“学会”。课堂教学不再满足于静态知识(结论)的传授,更注重动态知识(过程)的生成和学****与之相适应,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从“讲授式”走向“探究式”。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实验和理性思维的产物,正所谓“究物说理”是也。学科理论的构建中充满了探究,饱含了科学思维方法,可以这样说,探究是物理教学的生命线。此次大赛展示的几十节精品探究课,个性鲜明,风格不一,从课题选择、情境创设、实验设计与改进、CAI开发和应用等多层面、多纬度对探究式教学作了全方位的实践和摸索,真可谓是“探究中的探究”。那么,探究课有没有一定的模式?怎样的探究才是好的探究呢?我们注意到不少参赛选手对照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依样画葫芦”,程式化地进行探究。更有甚者,把“要素”当成了“环节”,“时时扣题,处处点题”,在录像剪辑时用字幕作了提示,还加了旁白,极力地凸显探究的模式。其实这样“表演”,无疑给探究活动带上了“镣铐”,也给人一种不真实感。郭玉英老师在总结会上就特别提到:越真实的课越好。张大昌老师在报告中也指出:“不在形式问题上纠缠,重在思想┅科学探究不搞形式主义┅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不是新八股,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科学探究不一定要做实验┅验证性实验也有探究┅”诚然,从可操作性上来讲,任何一种教学都是有模式可循的,但不应囿于模式,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便是对模式的突破。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浙江省著名物理特级教师吴加澍老师关于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一精要传神之言:“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可见,探究式教学之高妙不在形到,而在神到。二、能不能把探究的历程弄得坎坷些?纵观此次参赛的录像课,总体感觉是过程相当流畅,探究非常成功。无论是学生自主探究,还是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往往能一矢中的,准确到位,“起、承、转、合”间,尽在探究的“主导”——教师的掌握中,充分显示了参赛选手精妙的教学设计,过人的课堂驾驭能力。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叹为观止之余,不禁生出许多疑问来:探究的过程真有这么顺畅吗?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能力真有这么强吗?教师对探究进程的前瞻性真有那么好吗?探究中没有意外吗?科学课教人求真,是不是我们的科学老师为了做探究的应景文章,弄虚作假了呢?还是因为要压缩成30分钟的录像课,把原本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甚或是失败给剪辑掉了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探究式教学的深层思考:探究的教育价值到底在哪里?是在探究的结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