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当前国内生猪市场若干问题思考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前国内生猪市场若干问题思考建议.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19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前国内生猪市场若干问题思考建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前国内生猪市场若干问题思考建议国内生猪市场自2009年4月份开始出现了罕见的几种反常现象,如:在猪市本应供大于求进入持续亏损的夏季,猪市并未进入全面持续亏损;在传统的三大主产区出现了北方猪价高于南方的价格倒挂现象……此外部分养猪人错误理解“抄底”,出现误判。种种迷局的背后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广大养猪人如何面对变幻莫测的生猪市场,最大程度的规避市场风险?在此,作者为你一一详细解析,供业界同仁参考。第一大迷局:暖冬——生猪市场并未出现全面持续亏损作者曾在2008年年底发布的《2009年国内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以及2009年3月底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国内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中预测2009年二季度开始生猪市场将迎来寒冬,进入全面持续亏损期。但虽然生猪市场在4月份开始如期进入亏损,但并未出现全面的、持续性的亏损。4月份错误命名的“猪流感”前后全国生猪市场全面进入亏损,几乎无一幸免跌入亏损,,而进入深度亏损。但随着猪流感更名为“甲型流感”,猪价随之反弹,生猪市场也于5月份反弹并且稳定至成本线左右,6月份随着国家对生猪市场的托市开始收储,生猪市场信心明显增强,反弹至正常盈利。在之前发布的预测二季度生猪市场将进入亏损的报告中我们分析了,2007、2008年母猪存栏增长迅速,且幅度较大。因此2009年的生猪供应将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尤其是2009年夏天,随着需求淡季的到来生猪市场将转为供大于求,进入亏损。但6月份随着收储的开始生猪市场暂时走出了4、5月份的低迷,从而使“这个冬天”寒意并不十分强,成为一个“暖冬”。之所以出现“暖冬”,原因有以下两大方面:1、 旱情引发疫情,华北地区生猪生产遭受重创2008年底2009年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华北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旱情”,媒体普遍只关注了旱情对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而忽视了旱情也极易引发动物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北方冬季养猪由于需要保持一定的猪舍温度,因此普遍通风状况不太好,猪易发呼吸道病,而历史罕见的旱情便引发了华北地区的猪呼吸道病,最终演变为混合感染,大量猪只死亡。对于此次疫情,官方只在2月初公布了山西洪洞县的疫情,死亡、扑杀猪只共2000多头。然后疫病产生的实际影响级别,我们在搜猪网/中国生猪预警网的生猪预警频道疫病预警栏目中发布过,为3级疫情对生猪生产影响比较严重。华北部分地区生猪存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仔猪和育肥猪,直接导致2-5个月内华北地区生猪供应出现区域性紧张局面。从而使得5-7月份华北生猪供应并未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2、 政府收储产生的心理影响远大于对需求的实际拉动政府6月份开始的收储,对供需双方均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双方对市场预期抱积极态度,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震信心,对价格形成支撑。但其对生猪需求的实际拉动却很有限,毕竟十几万吨的收储量相对于几千万吨年消费量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第二大迷局:罕见倒挂——北方猪价高于南方猪价自4月份后,南北方猪价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价格倒挂,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传统的北方主产区猪价居然高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南方产区的猪价。如下图,据"soozhu-中国生猪市场监测预警系统”2009年4月至6月猪粮比价分布图显示,4月份后猪粮比价最高的为华北、东北地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