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1.(2016·浙江余姚高中)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Ⅱ更便于实施解析因铝具有两性,而铜不能与碱、无氧化性酸反应,所以A和B是盐酸或氢氧化钠时,都与铝反应,故A项正确;又因测固体质量比测气体体积易进行,故D正确;若A和B都是稀硝酸时则方案Ⅰ、Ⅱ均无法实施,故B错;若B是浓硝酸时则铝钝化,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增加,所以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答案 B2.(2016·浙江台州书生中学质检)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不同的化学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收集氨气,:a极为Cu2++2e-===Cu;b极为Fe-2e-===Fe2+,则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过滤时漏斗的末端与烧杯的内壁相接触,A项错误;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应拉动活塞,使SO2进入试管,且试管内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氨气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由于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以采用图示装置收集,利用倒扣的漏斗既能吸收多余的NH3,又能防倒吸,C项正确;根据电极反应可知,该装置总反应为Fe+Cu2+===Fe2++Cu,故该装置可以是电解池也可以是原电池,若为电解池,则a为阴极,b为阳极,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错误。答案 C3.(2016·浙江5校联考)某氯碱厂利用废铁皮制取净水剂FeCl3,最合理的生产途径是( ).→FeCl3溶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生产途径的选择。C、D项Cl2与H2光照时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此法制HCl;B比A步骤多,原料利用率低;所以最合理的生产途径是A。答案 A4.(2016·浙江金华艾青调研)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A项,生成的沉淀可能为H2SiO3,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其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项,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C错误。答案 D5.(2016·安徽宣城八校联考)如图所示,用底部破损的试管和广口瓶,可以组装成一个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简易制气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备H2、CO2、,,,有孔隔板既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铜解析使用该装置制备气体,隔板上必须放置块状固体且不能加热。制备氯气所用的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A错误;CaO虽然是块状固体,但与水反应迅速,一旦接触反应立即完成,起不到随开随关的作用,故B错误;若隔板是铁,则可以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H2,故C错误;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时,可以用塑料隔板也可以用铜隔板,若用铜隔板,还因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答案 D6.(2016·浙江临海白云质检)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CD实验方案将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实验目的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探究温度对平衡2NO2N2O4的影响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解析 ,比较催化剂的影响,应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故A错误;,根据颜色的变化可知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可确定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故B正确;,应用饱和碳酸氢钠除杂,故C错误;,不能排除盐酸的干扰,应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故D错误。答案 B7.(2016·浙江绍兴一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应将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再加等量的钠,比较乙醇、苯酚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