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马克思.txt

格式:txt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txt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6/3/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械化时代马克思剩余价值如何体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剩余价值理论越来越明显地表露了落后与过时的迹象,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产生的许多新问题,都很难用剩余价值理论来解释。为此,笔者在拙著《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8月)中首次以"评论与启示"的形式提出了协作价值理论,本文拟就此作进一步详细论述。一、剩余价值理论概要及其面临的困境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生产技术手段非常简陋,虽然也曾出现过局部的暂时的过剩现象,但总的来看整个社会生产是短缺的。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所采用的主要的基本手段就是强迫工人长时间高强度地劳动。这种高压手段很自然地引起了工人的抵制,以至反抗。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其基本观点是:(1)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即强迫工人为其长时间地劳动,货币由此转化为资本;(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称为"可变资本",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是可变的,能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增加;另一部分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称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量是不变的,只是将原来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3)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4)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就叫剩余价值;(5)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6)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种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二是强迫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7)利润、利息、地租以及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非产业部门职工的收入都是由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以上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有两条:(1)资本家主要通过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来赚取利润;(2)只有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商业服务业等非生产性行业的职工都不能创造新价值。这在19世纪基本上符合事实,也正因为如此,剩余价值理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遍的认同。但是,剩余价值理论毕竟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早期成长阶段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100多年来,随着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已经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我国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的感受还要更为强烈一些。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困境。具体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