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6/20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摘要: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各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各种肥料配比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一肥料配施。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词:水稻;氮磷钾肥;互作效应;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07-77-05水稻产量受品种、环境条件和遗传特性的综合影响,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其中肥料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氮、磷、钾是水稻正常生长的三大必需营养元素,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近年来,由于高产品种推广及肥料大量施用,稻谷产量大幅度提升[1],肥料利用率呈现出下降趋势[2],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如何通过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用量及配比来实现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同步提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在施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方而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氮肥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多,如张洪程[3]等、徐春梅[4]等和刘代银[5]等就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吸氮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黄进宝[4]等和Ohnishi⑹等则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壤及氮肥管理条件下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磷肥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没有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进行综合研究。如郭再华[7]等只分析了供磷水平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郝虎林[8]等只分析了施磷对糙米品质的影响。钾肥方面,王强盛[9]等以2个品种为材料分析了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可以提高产量,改善碾米、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并能提高钾肥的生理效率和农艺效率。氮、磷、钾肥配施方面的文献较多,并探讨了施肥对水稻产量或肥料利用率的影响[10-12]o总体来看,关于施肥对水稻产量及肥料综合利用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氮肥方面,在磷、钾肥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氮磷钾交互作用的研究也较缺乏。因此,很难为水稻的优质高产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比。自2005年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全国几乎所有种植水稻的农业县均布置了“3414”肥料试验,且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发表。不过,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氮、磷、钾肥的产量效应及推荐施肥方面[13-15],极少涉及氮、磷、钾肥间的互作效应。为此,通过布置“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肥料相互作用的影响。探讨了氮、磷、钾肥互作对产量及养分相互作用的影响,旨在为高产水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3414”试验数据的归纳总结提供参考。,此农场地处皖东高邮湖畔西岸,离天长市区11km、距历史名城扬州市66km>南京市100km。农场土地集中连片,条田排列整齐,无工业污染源,水稻生产水源独立,有自然的防护隔离网,利于水稻防杂保纯。供试水稻为皖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