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题型练题型一计算类选择题政治学科的计算题多与经济学有关,如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值量、利率和汇率计算等。解答计算型试题的前提是要夯实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关公式,并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同时要引入数学思维。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方法指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1. 某国 2013 年的商品总额为 20 万亿元,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2 万亿元。假如 2014 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 ,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 万亿元 万亿元 C. 万亿元 D. 万亿元答案 C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次数。由此可知货币的流通次数= 20÷2 = 10( 次)。流通次数不变, 价格总额增加 10% 。那么需要发行的货币量= 20× (1+ 10%) ÷ 10 = ( 万亿元)。 2. 2012 年某衡的。假设 2013 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 14% , 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5% ,物价水平上涨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 .减少 % B .增加 % C .减少 % D .增加 % 答案 B 解析直接运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假定 2012 年待售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水平均为 1 ,则 2013 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 14%) × (1+ 3%)/(1 + 5%) ≈ 。所以应比上一年增加 % 。答案选 B。 3. 假定某国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为 30 000 亿元, 为了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发展, 需要增加 20% 的货币供应量, 但实际执行的结果, 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 50 000 亿元, 那么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A. 72% B. 28% C. % D. 18% 答案 B 解析首先计算现在需要的货币供应量为 30 000 × (1+ 20%) = 36 000( 亿元) ,但流通中的纸币量实际达到了 50 000 亿元,超出了 14 000 亿元,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14 000/50 000 × 100% = 28% 。二、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指导: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与其成正比, 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 4 .假设 2013 年1 月某商品价格为 600 元, 2014 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同期该商品的价格为()A. 400 元B. 元C. 元D. 900 元答案 B 解析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 ,所以 201 4 年该商品的价格为 600/(1 + 50%) = 400( 元); 又因为 2012 年 CPI 同比上涨 % ,所以该商品价格应 400 × (1+ %) = ( 元)。 5 .甲企业去年生产 A 商品 50 万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3 000 万元。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