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秋风:从儒家观点看普适价值 2008 年 07月 17日 17:02 中国经济网【大中小】【打印】归根到底, 关于普适价值的讨论, 所关涉是这样一个问题: 是否存在某些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价值, 每个追求正当性的社会、国家都会尽可能在自己的制度安排中实现它们。其实, 这应当是关于普适价值的第二次争论了。第一个争论,发生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即人道主义大讨论。它把人从阶级属性中解放出来。人的一些属性是超越阶级的, 是每个人都普遍具有的。因而, 国家就必须对所有人保持某种尊重, 这极大地推进了平等、自由、民主观念与制度。现在人们提出普适价值, 则是把人从“国族”属性中解放出来。从九十年代人权、主权谁高谁低的讨论开始, 人们所追问的问题是: 平等、自由、民主这些价值,是不是超越国界的? 古希腊哲学家讨论的政治,基本上是以城邦为单位的。政治活动的主体是公民, 非公民是无权参与城邦事务的。事实上, 生活在城邦之外的人, 一般都被视为敌人。因而, 公民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与法律问题。罗马人在公民权问题上取得了突破, 为了适应罗马对外扩展的过程, 罗马法专门发展出了万民法。万民法超越了狭隘的城邦,开始承认其他种群的人与自己同样,由此形成了“自然法”观念。当然, 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是基督教。犹太教强调的是犹太人的特殊性,基督教则建立了一种普遍主义的信仰体系。它天然地把人看成是平等的。当西班牙进入美洲之后, 神学家就曾经讨论过, 当地土著的法律是否具有中世纪的神学家吸收并极大地丰富了自然法思想。他们反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奴隶学说, 认为印第安人, 及其他异教徒, 与基督教徒一样,享有自然权利。不过, 近代民族国家似乎是对这种观念的反动, 人与人之间是战争状态,只有达成契约的人之间,才结束战争状态, 而本国与他国是处在战争状态和战争准备状态的, 当然是敌人。没有什么共同价值。这种哲学甚至不承认国际法的效力。应当说, 古典中国的政治秩序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传统, 也不同于罗马的帝国秩序, 而与基督教秩序有某种相似性。它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普遍主义倾向, 当然, 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普遍主义,即“天下主义”。这种天下主义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西周封土建国, 各个自治,共同秩序则靠礼来维持,这就构成了周的天下秩序。这里的关键是礼, 礼是普遍的, 自发形成的, 是文明生活的规范体系。儒家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经验讨论治理、政治问题的。它的关注点是一种很特别的人,他生活于自己的家中、国中, 生活在城邦里, 他的日常生活确实在家和城邦范围内。但是, 规范他的行为的,却是普遍的礼,这种礼是天下共通的。因此,他的心灵并不为城邦、也不为家所限。家是出发点,也是政治的基本单位, 国不过是若干家的集合, 礼所覆盖的天下,才是归宿。国- 城邦不具有神圣性。所以,儒家关于君子的理想模型是: 修身齐家治天下。而最终的理想是天下。君子是具有天下情怀的。所以, 一直到民国时代的儒家人物,都具有治天下的雄心。这种天下主义是一种普遍主义。家是人的生命的基础,因此, 儒家思想表面上看是特殊主义的, 礼规定了一种人跟人不同的秩序。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国的差序格序的论述也很精彩。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礼乃是自然地演进出来的,如梁启超所说, 它是一套合理的、具有弹性的习惯法。它正以人的共同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