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收获臧冰冰本学期以来,本人从事的是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说实话,面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学生是我新接手的,经过了近一年的接触,对学生基本上能够全面了解,尤其是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情况更是了解透彻。本班学生现在的状况就是: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最主要就表现在:一是别人在发言时不听不会听,听后没有反馈。不会自主学习或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读书不思考,合作时不参与,做学习的旁观者。三是上课纪律不好,爱说话不集中精力听讲。汇报时扭扭捏捏,没有可汇报的,没有可说的,有也只是“蜻蜓点水”。要想把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贯穿于课堂,有一定难度。本学期我研究的小课题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如何能实现的更好。首先我认为必须从学习习惯上入手,慢慢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渗透课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这是说习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好习惯能使孩子更聪明。《语文学习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就我们班的语文学习来说,我认为要培养以下三种习惯:一、要培养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提高语文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典。即使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查字典的练习也是学生认识生字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我们班孩子们的书包中很少有字典的身影,就是有,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拿出来查找,以便解决问题。而是寻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师、同学,再家求助于家长,他们一般情况下认为翻字典是十分麻烦的事,实际上求助别人远不如求助字典更印象深刻。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班的学生在课文预习时至少查五个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逐渐培养孩子们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二、要培养勤于背诵的习惯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显。古人很重视背诵,所以古人对于文字的锤炼和掌握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古代优美绝伦的诗词歌赋正体现了这一点。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今后,我将适时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检查学生背诵水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