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0/6/22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二、 学校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小组组长:王全智副组长:李玉荣成员:武姗姗王向娟王晓锋三、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4、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与合作学****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四、新课程实施计划表五、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一)对教师的评价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贯彻教学设计的“五核心原则”就必须从“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转变。即:1、教师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知识的空间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提供者;2、教师是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者;3、教师是课堂研讨氛围的营造者;4、教师是学生的探索计划的指导者;5、教师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鼓励者;6、教师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者;7、教师是学生学****潜能的开发者;8、教师是学生学****效果的评价者。(二)对教学手段的评价(1)是否成为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工具;(2)是否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科学探究的平台;(3)是否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4)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5)是否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6)是否给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自学加以指导和创设了条件。(三)对学生学****状态的评价1、学生的自主学****状态是否体现出来;2、是否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3、教师与学生能否交融情感,体现师生互动;4、学生是否主动参与;5、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有体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6、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7、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认真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关注教师自身发展,提高老师整体素质,不断把老师个人智慧、经验转化为老师集体的财富。实施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应由“教教材”的传统方向向“用教材的理念转变。1、各学科实行集体备课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基于校本教研,针对教材不同章节的地位及作用,实现“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教学循环。2、邀请课改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亲临指导。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教师每周至少互听一节课,加强教师间的相互观摩、交流、提高。4、认真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做到有针对性和高效性。5、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6、每学期教师小结课改的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七、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1、组织教师认真学****新课标,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和指导思想。《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是指导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组织老师和有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