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一年级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一个初出茅庐就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我,回想刚接触这群孩子们时的手足无措,心中不免有些欣慰他们现在的表现。同时,我更深刻感受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地熏陶。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七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然而又如何做到和学生们共同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不断地摸索着,并坚信陶行知的名言“教育无他,爱和榜样而已",因为爱的教育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公平,更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称赞。“以身作则”则是一种带领他们一起成长的“榜样”。、、•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懵懂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们,他们的习惯正在养成,可塑性强。同时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认知能力,亟待教师的正确引导。刚开学时,我就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接手班级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课前做好预习,熟读课文并且给生字注音组词。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眼睛平视对方。当其他同学发言时,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也很注重自己的朗读、书写姿势,一笔一画地写板书,读准每个字音,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等。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其次,朗读一直以来是农村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点,学生喜欢拖音,读错字、漏字和多字,更有甚者读破句。一年级的起始阶段更应注重,每节课前我都精心准备,认真研听课文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着力培养小助手,安排带读“小老师”。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有了明显进步。科•达勒维耶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严格要求训练学习习惯的同时,我还注重正激励,即为表扬。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闹,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有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更在班级布置中设置了一面“荣誉墙”,对于学生的各项进步给予及时的实质奖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张贴画,一句表扬,但却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了一个个榜样、一个个目标。同学们都看到了你我的优缺点,都来争当第一,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后进的学生,对于这些孩子要给予特别的关爱,更需要激励和表扬。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