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教育心理学.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心理学.doc

上传人:相惜 2020/6/22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心理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化、结构化;(2)了解学生特点: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水平,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3)运用学****过程的心理规律;(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1)学****理论;(2)学生的学****3)学****策略;(4)学****迁移;(5)学****动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这就是学生的学****活动,对学生的学****活动问题的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1)揭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效率才最高。: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的彩笔作画。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一半。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随机分配被试;第二是对变量加以控制。总之,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定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正因为如此,实验法通常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可靠的方法。:(1)实验室实验: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2)随机化现场实验: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3)单一个案实验: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自考自考”实验就是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在单一个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这是单一个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结论。:(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不涉及探寻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