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arbinEngineeringUniversity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内燃机增压技术课程主讲:冯永明副教授办公地点: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楼903办公室联系方式:******@HarbinEngineeringUniversity课程主要内容提纲:一、绪论(国内外内燃机增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三、排气能量的利用与基本增压系统四、增压对发动机热力性能参数的影响课程主要内容提纲:五、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六、增压系统七、车用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增压技术八、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九、排放法规对内燃机增压技术提出的挑战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展:在内燃机增压技术发展史上,首先出现定压增压系统,由子排气能量利用程度不高、增压器效率低等原因,没有获得成功。Buchi博士根据各缸发火顺序将排气管分歧,在进、排气门叠开期内实现了扫气,使脉冲增压系统获得成功。在不断追求高平均有效压力的低工况性能的发展史中,出现了多种增压系统。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采用增压技术已有50多年历史了,广泛采用了定压增压、脉冲增压、MPC系统以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的复合系统。2000年以后,在此基础上涡轮复合系统TCS,变几何涡轮增压系统也开始应用,电动辅助涡轮增压系统的设计研究,以及为进一步满足排放法规严格要求的多种增压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展:随着车用发动机排放法规更加严格,迫使各汽车制造企业和发动机生产企业采用了不少先进技术来满足日益提高了的排放法规。目前车用发动机主要采用单级涡轮增压、变几何涡轮增压,机械+涡轮并联的复合增压,可控两级涡轮增压应用的逐渐增多,电动辅助增压系统等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船用四冲程柴油机采用一级涡轮增压和两级涡轮增压,增压系统向多元化发展,使发动机变工况和低负荷时增压器都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舰船中高速四冲程柴油机大多采用相继增压系统(STC),并辅以进排气旁通、高工况放气等使柴油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有较低的燃油消耗率,同时加速性能好。可控两级涡轮增压系统,混合涡轮增压系统,是车用发动机和船用发动机增压技术发展的重点。History1885and1896,pressingintakeair1925SwissengineerAlbertBuchidevelopsfirstexhaustgasturbochargerwhichincreasespoweroutputby40%mercialDieseltruckapplicationby“SwissMachineWorksSauer”1962firstproductionapplicationofturbochargersinpassengercars-theChevroletMonzaCorvairandtheOldsmobileJetfireHistory1970’s–->-parisonoftheCylinderDiagramsofa4-StrokeEngineswithandwithoutTurbochar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