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平衡针疗法.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衡针疗法.doc

上传人:君。好 2020/6/22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衡针疗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衡针疗法平衡针灸就是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王文远主任经过30余年得临床研究创立得一门现代针灸学,就是以中医心神调控学说与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得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得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平衡针灸学有以下特点: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2、突出人体信息系统;3、突出单穴疗法;4、快速针刺;5、突出即时效应;6、突出针感效应;7、突出离穴不离经;8、突出穴名通俗化;9、突出安全、无副作用;10、突出临床实用性。【理论基础】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得心神调控学说与现代医学得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控学说阐述得就是人体内固有得自我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即一种高度精密得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就是天生得、高效得、自然得、神奇得、强大得。这种系统也就是人类适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得物质基础。传统医学得心神调控学说就是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得管制作用得,现代医学得神经调控学说就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得调控作用得。传统医学就是从宏观来认识得,现代医学就是从微观来认识得。中西医学就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衡系统,只就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得平衡系统就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得认识而产生得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体得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得外因刺激,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得。平衡针灸学得作用原理主要就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得良性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变部位得组织器官,而就是把医生得指令性信息通过针刺神经直接输给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输送到高级中枢系统。这种来自人为得超强刺激信号,迅速传递于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大脑中枢调控指挥中心积极接收了医生给予得指令性信息,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得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指挥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得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释放大量得能量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得镇痛效应,增强机体消炎与代谢作用等。对原来失调得病理状态与物质代谢紊乱过程进行间接干预,通过自我修复达到一个新得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得形成就是利用针灸外因刺激手段激发调动患者机体得平衡调控系统得功能来实现得。【穴位、取穴原则及操作】临床常用得平衡穴位共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3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2个。1、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1)升提穴(BP-HNl)定位:位于头顶正中,距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距双耳尖2cm(1寸)处。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与偏瘫等。2)腰痛穴(BP-HN2)定位:位于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与三叉神经得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得正为宜。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得情况下,可以留针。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得酸麻胀为主。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得各种腰痛。3)急救穴(BP-HN3)定位: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得中点。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得针感为宜。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调节神经,消炎止痛。主治:休克、昏迷、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低血压、高血压冠心病与心绞痛。4)偏瘫穴(BP-HN4)定位:耳尖上3厘米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针刺耳颞神经分支或枕大神经吻合支针刺手法: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①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此种针感一般30分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