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6月记事.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月记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月记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 月记事一、国内部分: 1. 日本天皇明仁 6月1 日在皇宫会见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 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6月1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 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 201 0 年5月31 日公布的第三十五届全球超级计算机 TOP50 0 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 月3 日凌晨 4时, 我国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 简称“子午工程”) 首枚气象火箭在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发射, 并首次采用 GPS 技术获得了我国低纬度地区 20至 60 公里高度的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探测参数。据介绍, 子午工程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总投资 亿元,于 2008 年开工, 建设期 3年。子午工程将致力于建成一个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运用地磁(电) 、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 20至 30 公里以上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等参数。子午工程由中国科学院牵头,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 7 个部委所属的 12 个单位参加建设,拟沿东经 120度,北纬30 度线布局建设15 个地基临近空间环境监测站。专家表示, 这次发射的成功, 表明我国利用探空火箭开展临近空间探测和科学技术试验的工作在一个新的基准上再次起步,将为科学研究、技术试验以及空间环境保证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更大的支撑。 4.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 6月7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我们必须把握机遇, 审时度势, 科学谋划, 顺势而为, 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 6月9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会议上举行。5 名科学家分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据悉, 陈嘉庚科学奖的前身为陈嘉庚奖, 是以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 每两年评选一次, 旨在奖励近年来获得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在世中国公民。奖金为 30 万元人民币,同时颁发奖章和证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和李振声等都曾先后获得过此奖。 6. 国家主席胡*** 6月 10 日在塔什干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强调, 今年上半年, 中俄关系全面向前推进。两国元首两次会晤, 就加强战略协作、深化务实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今年下半年中俄关系中大事很多, 建议双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安排好梅德韦杰夫总统访华和两国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等高层交往, 保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