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清明节手抄报科学与文化的纠缠文字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明节手抄报科学与文化的纠缠文字稿.docx

上传人:gjh0927 2020/6/2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明节手抄报科学与文化的纠缠文字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明节手抄报科学与文化的纠缠随着科学的发展,清明逐渐被众多的科学家研究。清明“节”之含义,如今已随语境而定。拥有民俗学和自然科学含义上的双重身份:既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久远节日,更是一个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节气,是古人根据观测日影,在一年中定出二十四个节点,每一点指代的那天,即被唤作一个节气。在365天的周期中,如果以立春为起始,清明就是第五个时间节点了。这每一个时间节点,对应现代天文学,就是地球位于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而我们的先人,则通过影子的变化,实现了对时间节奏的把握。竺可桢在他的《论新月令》里考证说:“四季之递嬗,中国知之极早,二至、二分,已见于《尚书·尧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也。”四季更迭,皆因赤道与太阳间存在夹角。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冠名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黄经270度;影子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正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时。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及至把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二十四节气,粗粗一算,已逾千年。在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编的《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提到了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而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其实,从节气的清明演变成节日,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施爱东博士将其解释为“文化节日对时间符号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