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定稿软件测试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9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定稿软件测试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wawasa1234 2020/6/23 文件大小:1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定稿软件测试实验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软件测试方法一:实验题目采用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二:试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采用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技术和黑盒测试技术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从而巩固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对软件测试有更深层的理解。三:实验设备个人PC机(装有数据库和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四:实验内容1):为以下流程图所示的程序段设计一组测,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并在各题下面写出测试用例、覆盖路径及结果等。2):画出下列代码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并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为以下程序段设计测试用例(需列出具体实验步骤)。voidDo(intX,intA,intB){1if((A>1)&&(B==0))2X=X/A;3if((A==2)||(X>1))4X=X+1;5}采用基本路经测试方法测试用例,并写出具体步骤3):在某网站申请免费信箱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密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用户名:要求为4位以上,16位以下,使用英文字母、数字、“-”、“_”,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密码:要求为6~16位之间,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并且区分大小写。测试以上用例。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编码,然后进行等价类测试,当用户名和密码正确输入时提示注册成功;当错误输入时,显示不同的错误提示通过分析测试用例以及最后得到的测试用例表分析所测程序的正确性,最后总结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收获并写出自己在这次试验中的心得体会。五:实验步骤1)(1)用语句覆盖方法进行测试语句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由流程图可知该程序有四条不同的路径:P1:A-B-DP2:A-B-EP3:A-C-FP4:A-C-G由于p1p2p4包含了所有可执行的语句,按照语句覆盖的测试用力设计原则,设计测试用例语句覆盖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具体取之条件通过路径X=17,y=17x>8,y>5,x>16,y>10P4(A-C-G)X=6,y=4X<=8,y<=5,x>0,y>0P1(A-B-D)X=-5,y=-3X<=8,y<=5,x<=0,y<=0P2(A-B-E)无法检测出逻辑错误(2)用判定覆盖方法进行测试判定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每个判断的取真和取假分支至少各执行一次,即判断条件真假均被满足。条件覆盖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具体取之条件判定条件通过路径X=17,y=17x>8,y>5,x>16,y>10A=T,C=TP4(A-C-G)X=6,y=4X<=8,y<=5,x>0,y>0A=F,B=FP1(A-B-D)X=-5,y=-3X<=8,y<=5,x<=0,y<=0A=F,B=TP2(A-B-E)X=10,y=6x>8,y>5,x<16,x<10A=T,C=FP3(A-C-F)用条件覆盖进行测试条件覆盖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执行被测程序后要使每个判断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对于第一个判定条件A,可以分割如下:条件x>8:取真时为T1,取假时为F1;条件y>5:取真时为T2,取假时为F2;对于第二个判定条件B,可分割如下:条件x>0:取真时为T3,取假时为F3;条件y>0:取真时为T4,取假时为F4;对与第三个判定条件C,可分割